□本報記者郭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華夏兒女從不曾褪色的社會追求。在吉安,有這樣一位企業家,心懷大愛,時時記掛困境中的兒童和老人,爲他們送醫送學,扶危解困——他就是吉安市木林森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吉安市慈善總會副會長張建軍。

張建軍從小生活在部隊大院,在別人眼中是名符其實的鐵漢。1998年,原江西贛虹光電有限責任公司資不抵債,公司負責人出走。張建軍毅然挑起重擔,帶着30多名下崗工人,組建吉安市贛虹電子有限責任公司,開始了艱苦創業的歷程。在快速實現盈利後,張建軍又成爲井岡山經開區(原吉安市高新技術產業園)的首批入駐企業之一。

鐵漢更有柔情。搏擊商海時,張建軍是雷厲風行的企業家。商場之外,張建軍積極投身慈善事業。從新疆阿克陶縣到我市遂川縣,僻遠山區的孩子牽動着張建軍的心,他慷慨解囊數十萬元,捐贈教育設施。他說:“不能因爲貧困讓孩子讀不起書,不讀書將來更貧困,對待貧困學生,我們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張建軍相信,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貧困孩子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我市設立圓夢助學基金,張建軍捐贈圓夢助學基金30萬元。同時,張建軍還用善行善舉影響着身邊的人,2015年起,公司黨支部牽頭,號召公司黨員幹部參與資助貧困學子,每人每年資助5000至1萬元;另外,在“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活動中,張建軍還以公司名義從2018年開始,資助10位貧困學生每人每年5000元,資助其完成高中、大學學業。

身爲改革開放後首批成長起來的企業家,在享受改革紅利的同時,張建軍更懂得感恩與付出。作爲領航井岡一期學員,張建軍積極參與捐助遂川“關愛留守兒童和老人活動愛心公寓”公益項目。經過實地調研,張建軍發現,當地大多數青年在外務工,留守兒童和老人關愛是現階段鄉村建設的重點。張建軍參與組織在遂川縣泉江鎮盆珠村徵用公益用地500平方米,新建“愛心公寓”。該公寓配套基本功能包括老年人活動室、兒童活動室、老年人健身室、兒童學習室等。

大愛無言。木林森作爲吉安的本土企業,更是明星企業,張建軍爲人卻極爲低調。近年來所做的慈善事業,極少爲外人所知。日前,吉安慈善會第二屆理事會成立時,張建軍向我市慈善基金捐贈現金100萬元,這才引起了人們關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張建軍表示:“我們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社會的支持,企業發展了,更不能忘記回報社會。”

如今,慈善文化已成爲木林森的企業文化之一。張建軍相信,依靠企業文化中的人文情懷,通過實施國際化的發展戰略,木林森定會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