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5秒丨未來工廠、虛擬現實......看工業4.0智能教學有多強!

齊魯網11月16日訊 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第二屆全國智能製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在山東濟南火熱打響,來自全國27個省(區、市)、行業的196支參賽隊伍、共588名選手參加決賽。比賽之外的技能成果展示區,一波來自企業的智能製造設備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一個15平米見方的展位濃縮了一整套智能製造工業控制平臺,“這是一套工業4.0無人工廠的初步形態,也是一個濃縮版的“未來工廠”,它包括智能倉庫、智能加工區、智能檢測、智能裝配等其他智能化元素的設備,再加上智能軟件控制,在這樣的一套完整閉環環境裏,能實現高效、小批量、個性化的生產,這就是未來智能製造的趨勢。”展位負責人余文冀告訴記者。

智能控制、物聯網內智能設備的搭建和通信、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搬運機器人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在智能製造大趨勢的推動下,製造業對技術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需要學習以及實踐的技術技能也更加趨向智能化。

賽場內,智能製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正如火如荼;賽場外,記者也能通過展出的智能設備一窺工業4.0的初步形態。“工業4.0是一個趨勢,還有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在這些大背景下,需要更多新的技能人才使用這些智能化的教學設備,爲未來更好地服務中國製造打好基礎。”

除了濃縮版的“未來工廠”,在新能源汽車教學領域,現場也有一套設備很吸睛。“這是一套新能源汽車智能教學系統,通過這套系統,可以啓動不同模式的燈帶更直觀地展示電流走向以及各個組件的位置......也能通過汽車剖面,讓學生了解新能源汽車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在大趨勢推動下,新能源類汽車教學系統的需求量正逐漸增多,汽車專業、電工電子專業、新能源自動化專業等都可以使用”。參與這套新能源汽車智能教學系統研發的李永鵬也爲記者做了豐富的演示。

同時,他也戴上VR眼鏡,在虛擬現實中拆解了一個新能源汽車電機,“VR模式的教學軟件既保證了學習實踐的安全性,又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因爲新能源汽車的驅動是以電機爲主,通過虛擬現實可以保護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避免電擊傷害,而且既節能又環保”。

無論工業4.0的形態如何,無論未來“無人工廠”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人類,但是系統終端掌握智能製造技能技術的人才始終是一切運行的基礎支撐和保障,智能製造需要配套智能教學,智能教學更加不能瘸腿,才能爲爲未來更好地服務中國製造打好基礎。

閃電新聞記者 崔冬梅 王安琪 編輯李寧

[責任編輯:楊凡、楊本敬、李寧2]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