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父親,高曉松說:最實用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他的理念認爲:孩子應該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根據孩子的性格,爲他們設計、創造不同的環境和成長境遇,讓他們多學些“沒用”的事。

hello,歡迎閱讀小編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喜歡喲

先是找了32組藝人,來了一場名爲《相信未來》的慈善義演。演出陣容包含:陳偉霆、鄧紫棋、火箭少女101、李克勤、李榮浩、林俊杰、鹿晗、王俊凱等等,更有壓軸的周迅、王菲。

隨後,已故歌手張雨生的歌迷會公開向高曉松喊話,要求他澄清張雨生因“酒駕”去世的謠言,並向張雨生道歉。

出身高知家庭的他,一直自詡爲“名門文盲”。因爲他曾說過一句話:“碩士在他們家是文盲,畢業於清華的他在他們家學歷是最低的”。

如此濃厚的家族底蘊,高曉松對於女兒的教育卻非常硬核!

他的一則教育觀念“我主要教女兒心安理得地混日子”,刷新了不少爹媽的三觀。

他的理念認爲:孩子應該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根據孩子的性格,爲他們設計、創造不同的環境和成長境遇,讓他們多學些“沒用”的事。

長大後懂得平衡生活、調整心態,有能力面對有挫折有挑戰、並不美滿的生活。這比“把孩子培養成各個領域對口有用的機器”更加重要。

消極的父母,順其自然;積極的父母,創造“自然”。

所以不管女兒想練瑜伽、騎馬、學古箏,高曉松都大膽讓其去嘗試,就算是沒用,至少是女兒自己選擇的。

作爲父親,高曉松說:最實用的教育,是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

在一期節目中,黃覺稱:“我們拒絕了網課,因爲那個是面對所有孩子的,讓孩子面對電腦一整天,效率卻不怎麼高。所以我們自己爲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疫情期間,全家人每天在一起,這個機會很難得很珍貴,所以就享受生活,給他們最大的自由!

黃覺稱家裏的兩個孩子,大的兒子有自己的手機,小的妹妹有平板電腦,不限制他們玩電子產品。黃覺說他們並不會在意孩子的考試成績。

但是,自由不代表沒規矩。

在設置的安全範圍裏,在父母允許的權限裏,兩個孩子可以有充分的自由,做自己想要的做的事。

媽媽還會制定針對性的學習方案,每天根據課本陪伴孩子學習,然後是兒子固定的練琴時間。

我們看到兒子也是不想去做,但是媽媽麥子會告訴他每天的任務必須完成。如果因爲一件事太難而放棄,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我們並沒有觀察,觀察孩子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我們只是爲孩子鋪就了一條,我們認爲的好的道路,併爲之奮鬥着。

每天不停的網課,課後作業的輔導,佔據了爸爸媽媽們大部分的精力。

我們也想按照孩子的特長,安排課程,可惜沒有黃覺的底氣!我們也想多樣化培養孩子,不給他壓力,可惜沒有高曉松的底蘊!

所以我們只是一介凡人罷了!

你支持他們的教育理念嗎?你認爲這樣的孩子會不一樣嗎?你敢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