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寄生獸》這部電影裏,個人覺得田宮良子比泉新一更像主角。雖然泉新一全程主角光環,但真要比起智慧來,他和田宮良子差了還真不是一星半點。

田宮良子從出場開始就是毫無感情的寄生獸,她形容自己是爲了體會人類母親的感受而生下人類的孩子,並且照顧這個孩子。但她從一開始,就很明確她想要探索的是人類的情感。

01始於研究的感情之旅

田宮良子作爲一個寄生獸,對人類抱有高度的好奇心。她接近新一,是因爲知道他的特殊性,試圖建立寄生獸與人類的和諧關係。

離開學校後,她隱姓埋名,在匯聚更多寄生獸的同時,明確內部準則與規範。儘管她不是領頭人,卻在無形之中完成了對人際關係的探索。

無論是寄生獸羣體還是新一小右,都沒有辦法理解她到底在思考什麼。

最不可思議的,便是她以人類之軀,生下了一個孩子,親身感受到懷胎十月與生產。

02感受情緒,做放肆大笑的異類

她從出場開始,往往就是以面癱臉亮相,沒有人類情感的她,更像是一個機器。

孩子哭泣,她沒有任何經驗,也沒有哄孩子的想法,僅僅是將手遏制住了那個小小的喉嚨,以此完成她的不滿與制止。

隨着時間的推移,她也學會了更多,在無人的夜晚,幼稚地逗弄着搖籃裏的嬰兒,並不禁放肆大笑。

被殺死之前,她對新一說道:“我模仿人類的大笑。”真的,只是模仿嗎?

在不經意間望向窗戶倒影的一瞬間,她臉上的悵然若失是那麼明顯。如果真的是模仿,又爲何失措?

她是寄生獸羣體裏的異類,逐漸擁有人類的情緒,遊離在寄生獸之外,又無法真真切切融入人類社會。比起那些爲了打入人類內部獲取利益的寄生獸而言,她更明確自己到底是什麼。

03向死而生,是自我獻身

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喪生,寄生獸的存在浮出水面,不再是一個祕密。

惶恐不安的社會里,需要一個強心劑,緩和浮躁,而失去女兒的記者被恨意矇蔽了雙眼,一心想要報復這些異類。

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衆目睽睽之下暴露異類身份,只爲了拯救那個名義上屬於她的孩子。

她的思想已經發生轉變,不再以自我爲個體,向死而生,是在其他寄生獸身上都看不到的。他們但凡有一絲生的希望,都不會放棄殘殺,不會放棄寄生。

而她,在親手斬斷自己的生機。

她的出現,向所有人證實了寄生獸的存在,也讓其他人都提高了警惕,而她的死亡,也證實了寄生獸並非無敵,她在給予人類無限恐懼的同時,又賦予希望。

04罪惡與救贖

在無數寄生獸選擇快刀斬亂麻,用殺戮來解決是非爭端的時候,田宮良子選擇了拯救。

她拯救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孩子,還有新一,以及倖存的寄生獸。

蟄伏,不再是爲了殺害某個人而不得不用的手段,而是他們生存下去的途徑。

她映射着人類的善惡兩面,只不過是從一張白紙被染上顏色。

從寄生獸的角度而言,他們需要生存,所以選擇傷害,但當它們擁有愛人的能力時,一樣會變得可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