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來自湖南,曾手創“湘軍”,平定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他一生立功、立德、立言,堪稱不朽 。也曾經被譽爲“古今第一完人”!

可以說,曾國藩是庸人的楷模,也是中年人的撫慰。只因曾國藩從一個愚鈍少年,憑藉堅韌與品格慢慢走向了權利頂峯。

人到中年若是一無所成,因爲你沒有做到曾國藩這六戒!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爲,衆爭之地勿往;

人生的許多溝溝坎坎總是要自己去過。人生是一座山,不管山再高路再險,我們不得不朝上爬;人生是一條河,不管河再深水再急,我們不得不淌過去。

心,是人生戲的導演;念,是人生境的底片。人生的苦樂,不在於遇到多少事,而在於心裏裝着多少事!清空心裏的陰霾,心淨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自在、自安!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聖人也會犯錯,孔夫子見了美女也會心潮暗湧,但絲毫不影響其聖人的地位,對待別人一定要客觀而公正,不能因爲別人的一點小過失就否定這個人;也不能因爲一點小小的怨恨就忘記了別人的恩德!沒有任何一個人是道德上的聖人,所以做人要有容人之心!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交朋友一定不會背後論人,這會有損福報,人羣之中也不要過分炫耀自己,這是情商低的表現!這句話是誅心之論,背後論人之短是情商低的表現,是藉此隱瞞自己缺點的表現;常在人前誇耀自己的人,一定是想顯露自己而掩蓋別人的長處之人!

手寫小楷 曾國藩六戒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衆;

學會忘記煙雨與殘陽,拂去表面的浮華,享受內心的知足與安寧;珍惜自己的快樂,在生活的平淡和安穩中享受屬於自己的幸福。

不要再失眠,再憂慮了。明天還有好多路要走,好多關要闖,好多美食要喫,好多人要遇見,好多時光要細數,好多快樂要經歷。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庸人,就是普通人,一般的人。對於一般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才氣,只有勤奮工作才能成就事業,所以最忌諱一個“懶”字。。而那些有才的人呢,雖然可憑才氣走捷徑,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故步自封,不肯向別人學習,這也是容易失敗的。

曾國藩是勤勞的好例子,他其實並不聰明,但是卻能以“勤”成就大學問和大事業,可以說正是普通人的榜樣。而如項羽、李自成等,佔盡天時地利,卻因爲驕傲而敗亡。

第六戒:凡辦大事,以識爲主,以才爲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凡是辦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識見,並以才能作爲輔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於人的謀劃,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時機會不會來到。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曾國藩明確告訴我們,辦大事要以“識”爲主,才氣、才能不過是輔助罷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難以成就大事。當然這裏的“識”,不單單指知識,更指的是經驗和見識。凡是成大事的人,必定是有的超凡的見識,更主要的是懂得順應天道。人生事,五分能耐,五分運氣,但盡人事,且聽天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