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行业打拼多年的快乐学习教育集团总裁张浩,是“私塾生意”的带头人,他是八百名弱冠少年的“浩哥”。来看看他的励志创业奋斗故事吧。

他是安徽肥东乡村少年,2005年开始创业。2004年寒假,他回老家合肥,突然发现爸妈老了,自己一无是处,还要靠他们养活。他感觉很汗颜,决定在父亲退休之前买辆车送给他。

有了想法后,他觉得很紧张。张浩马上产生要赚钱的想法。干什么能挣十万?那时候张浩能做的只有家教。

张浩通过中介给一个初二的男孩做家教,带了他一年后,他中考时候从全年级360名中的倒数第五十名,考到全校第二,考到厦门比较好的中学。之后,那个孩子的父母主动帮张浩介绍100元的家教。

渐渐的,他开了两个班,招了20多个学生,挣了18000多元。当时厦大对面有个光大银行,张浩每次做家教拿到钱都会全部存进去,每次特别开心的就是看存折上后面的那个数字,终于赚到了十万。

2005年他租用了4个教室,开16个班。开始招兼职家教老师了,张浩去贴招聘广告,亲自面试、培训、代课。 2008年,张浩从厦门回了趟合肥,给父亲买了一辆车。

他说课外辅导,首先必须满足家长的功利性需求,就是成绩要改变,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有效果。但是一个机构如果只做到这样的话,是没未来的。他们有个“3S快乐学习法”:第一步,激发你的学习兴趣,孩子不想读的话,神仙也帮不了他。第二步,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第三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关于竞争对手,其实是自己能不能静下心来做好这件事?教育是个慢产业,需要紧紧聚焦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耐下心来慢慢做。企业如同万物,有其自然生长规律,如果你违背了规律,迟早是要还的。

教育产业政策上没有风险,只要高考不取消,家长对补习的需求一定存在。张浩希望在师资的培养上,“快乐学习”是这个行业用心、扎实的原则。稳定的教师资源是“快乐学习”的财富。

他们要做一家在所有教育机构中最有灵魂的机构,而不仅仅就是为了满足孩子们上课、考试。有时候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创业啊?思考后会发现,创业充满未知,就像人生一样,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可是每天都有新的希望。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