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一措施決定指出,國融證券在債券交易新規發佈後,仍然新增表外代持業務,債券自營業務條線投資經理均配有交易賬號和權限、且存在自行發出投資指令和下單的情況。2019年,證監會曾針對國融證券存在的債券投資不規範問題,向國融證券總經理張智河、合規總監柳蔭等3人,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同時還對國融證券採取限制債券自營業務6 個月,暫停資管產品備案1 年的監管措施。

原標題:國融證券債券案再曝光:交易員私收百萬”返費“被移送公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國融證券先前發生的債券業務違規的更多案情細節,如今隨着監管層的一份內部通報,揭開了冰山一角。

2019年,證監會曾針對國融證券存在的債券投資不規範問題,向國融證券總經理張智河、合規總監柳蔭等3人,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同時還對國融證券採取限制債券自營業務6 個月,暫停資管產品備案1 年的監管措施。

這一措施決定指出,國融證券在債券交易新規發佈後,仍然新增表外代持業務,債券自營業務條線投資經理均配有交易賬號和權限、且存在自行發出投資指令和下單的情況。

與此同時,還存在“資產管理二部與負責投顧的財富管理二部人員混合辦公”、“部分債券交易審批時間晚於交易時間”、“風控系統中大量預警信息未處理”、“部分風控數據與債券交易系統數據不一致”等情形。

而據記者從接近監管層人士獲悉,在最新的一份監管通報中,國融證券的債券交易違規代持案件再一次成爲被點名的頭一號案例。

據證監會機構部通報,2018 年5 月,國融證券管理的資管計劃開展以某債券爲標的的買斷式回購交易,相關交易未納入表內核算,構成表外代持。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通報還提到,國融證券固定收益事業部交易員私下收取某投資顧問費用近百萬元,相關問題被已送至公安機關。

私募發行返費現象曾在2017年-2018年一度成爲行業潛規則,一些運作不規範的私募機構利用投資顧問費、財務費等名目爲發行人爭取私募債的認購資金,並向出資方提供“返費”等好處。

在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券商人士看來,相關行爲涉及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等刑事違法行爲,而對國融交易員一案的查處,也意味着監管部門對該類違法活動的開刀。

“私募返費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非標轉標,很多原本利用非標融資的機構轉而向債券市場融資,而這個過程中私募、券商固收部門等人員相互勾結,誘發了這種利益輸送活動。”上述券商人士指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