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罕見!青海有黑狼出沒...

  11月14日,記者從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瞭解到,WWF近期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開展的水鳥調查中,拍攝到一隻非常稀有的雌性黑狼影像。這是三江源地區首次記到錄這一物種,證實了黑狼在中國野外的存在。

圖片中的狼通體呈純黑色,嘴脣邊緣爲白色,完全不同於常見的灰狼身上深黃色和灰色的皮毛。從側面觀看,可以確定是一隻雌性個體。拍攝到黑狼照片的調查隊員李理回憶說,發現黑狼是在一片戈壁灘上,當時調查隊的車距離黑狼不過150米左右。後來他們跟蹤黑狼長達30多分鐘,親眼看到她4次試圖捕獵藏原羚和鼠兔,最後在一片乾枯的河牀上越走越遠。

亞洲是否存在狼的野外黑化個體一直有爭議。狼的黑色皮毛是隱性基因,在北美的狼羣中比較常見,但亞洲卻非常少。相關科學家和保護一線工作者偶有聽到牧民描述,但幾乎從未記錄到影像資料,因此此次拍攝到的黑狼影像可謂十分難得。

北美黑狼

全球著名生物多樣性保護學家約翰.馬敬能博士(Dr. John Mackinnon)在查看了調查隊拍攝的影像後,證實這是一匹黑狼無疑。他解釋說:“純黑個體意味着其父親和母親都有相同的黑色體色隱性基因。這樣的基因本身就十分稀少,雙親都正好有這樣基因的概率就更小……三江源是開闊的地區,樹木稀少,大部分時候被雪覆蓋,所以對狼而言,淺色個體存活的可能性更高,因而這樣的黑色基因很稀少。這可能說明的是在這裏有很好的狼的種羣,所以這些古老的黑色基因會偶然地再次組合在一起,這樣就會出現了這隻奇特的黑色個體。”

中科院動物所副研究員解焱博士也認爲這次發現意義重大,對在中國研究狼這個物種有很高的價值。她表示,北美和歐洲對黑狼從上世紀20年代起就有關注,但在中國記錄它們的文獻報道幾乎沒有。這次能夠拍攝到黑狼說明公衆對生態的關注程度有所提高,也是當地保護成效的一種展示。希望這個信息能引導更多學者對中國的狼進行深入研究,也希望公衆和相關機構提高保護重視程度。

據悉,此次調查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廣汽傳祺全面支持。除了黑狼以外,還調查到溼地鳥類共26種,近15000只,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胡兀鷲和黑頸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鵟、獵隼和縱紋腹小鴞,國際瀕危物種獵隼和國際易危物種黑頸鶴。

針對此次調查結果,WWF三江源國家公園項目高級經理韋寶玉建議:“我們此次對黑狼的發現對於中國狼羣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未來和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一起進行相關專題的調查和研究。”

來源:西海都市報

青海人自己的app,點擊“閱讀全文”,下載西寧網app!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