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洛南縣景村鎮王澗村,一座現代化磨坊正在運轉。佔地1800平方米的廠房裏機器轟鳴,這套現代化的機器每小時就可以加工1噸玉米,玉米粒經傳送帶進入原料口,工人只需操作控制檯選擇程序,即可生產出玉米糝、玉米麪等產品。

2018年,在包扶單位陝西西瑞集團的幫助下,村上投資150多萬元成立金珍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引進玉米糝機械化生產線,當年10月建成投入運營。作爲王澗村第一個村集體經濟企業,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

“洛南的氣溫、光照條件好,生長出來的玉米品質比較高。以前羣衆大多是自收自銷,良好的資源沒有被很好利用,很難提高商品單價,帶來更高的利潤。”西瑞集團駐村第一書記趙紀平說,“但這其中卻蘊含着商機,經過考察研究,我們決定建設玉米糝加工廠,註冊商標,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

加工廠建成後,羣衆不用跑遠路,村裏就能完成收購,收購價比別處還高5%,村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不僅本村,附近別村村民也到這裏賣玉米。困擾當地羣衆的運輸難、銷售難等難題得到了解決。四組村民蔡秋娥家裏上有老、下有小,丈夫外出打工收入微薄,家裏的生活捉襟見肘,玉米加工廠建起後,她就在這裏務工,負責包裝產品,同時她家裏也種了3畝多地的玉米,“兩樣加起來一年能掙1萬多元錢,打工務農兩不耽誤。”蔡秋娥笑呵呵地說。

自加工廠投產以來,已經累計加工玉米500噸,實現銷售額50多萬元。在展示間,羅列着各種規格的成品,玉米糝按顆粒大小分爲兩種,分別有1斤、20斤和50斤的包裝,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2019年,該公司在縣城開設了門店,其中劃出一片區域專營玉米糝,前來購買的羣衆絡繹不絕。

今年,王澗村新增300畝玉米田,總種植面積已達1200多畝。村上將500畝土地用於發展新品種潞玉6號,新品種出糝率高、口感好,更適合加工玉米糝。目前,王澗村已經打造一條涵蓋玉米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加工廠每年可以爲村集體經濟積累6萬元。

採訪當天,技術員正在給廠裏調試電腦和打印機等設備,爲玉米糝上線銷售作準備。不久的將來,優質的商洛農家玉米糝,將通過網絡銷往全國。

責任編輯:萬自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