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扶贫路上的

最美风景

在一般人看来,扶贫攻坚似乎是老爷们的事儿,可莲湖区扶贫办却有一只扶贫娘子军,她们奔跑在扶贫的最前线,或为驻村干部运送物资,或到贫困群众收集信息,因为她们,扶贫的苦战多了一丝温馨与感动,扶贫的铁军多了一抹靓丽的风采……

“不是在扶贫,就是在去扶贫的路上。”这话这一听就是在说陈杰,她可是这支娘子军里的“急先锋”。由于担负着与莲湖对口帮扶的15个村的联络工作,陈杰总是穿梭在扶贫各个战斗堡垒的最前线。

或有人说:“扶贫就是扶贫,

怎么说得跟打仗一样?”

然而,莲湖的扶贫就是在打仗。‍

莲湖区帮扶王家河镇的6个村子位于秦岭深处,每到冬季大雪封山之际,驻村干部的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因此,给各驻村工作队运送冬季物资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然而,通往王家河镇必经的108国道上随处可见滑坡、落石及道路损毁,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怕什么!咱就是一支扶贫铁军。”陈杰向扶贫办领导主动请缨,在准备好冬季物资后,这位“急先锋”立即带着运输队伍,冒着滑坡落石的风险,穿越108国道,将冬季物资送往王家河镇。就在她完成任务的第二天,她途经的108国道就出现大面积塌方,如果她迟疑一天,后果不堪设想。帮扶群众和驻村干部感慨地说,“她这是在用生命来扶贫”。

直通王家河的路断了,但扶贫的路不能断。代小花,这位名字颇为诗意的“小姐姐”,其实是一个作风泼辣的“铁娘子”。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她总能举重若轻。这不,眼看着道路中断,她却说了一句,“好在地球是个圆的。咱不能直接去王家河,就绕道走呗!”

绕道走,听着容易,但实施起来却很难。这就意味着要从西安绕到汉中佛坪,几乎是穿越半个秦岭,原本2个多小时的车程,现在要耗时6、7个小时才能到达各帮扶村。而代小花却带着这支扶贫铁军,发扬红军长征的精神,不怕山高路远,坚持每月2至3次进山慰问贫困群众和驻村工作队。由于扶贫的路途遥远,每次回到家都是深夜。但无论多晚,第二天她又满血复活地出现在扶贫战线上。

在扶贫工作中,自己吃再多的苦也没什么,最让代小花感到惭愧的,是对女儿的亏欠。由于扶贫工作繁忙,在单位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有时候就顾不上女儿了。有一次,女儿病重,需要到医院打针,而她当时工作任务重,实在无法脱身,就让女儿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输液,自己一头扎进繁忙的工作中……

强将手下无弱兵。有了代小花这样的“铁娘子”,陈杰这样的“急先锋”,莲湖的这支扶贫娘子军充满了战斗的激情。田利利虽是扶贫新兵,却始终冲在最前面。每逢帮扶干部要乘高铁绕道佛坪开展扶贫工作,她都凌晨5点起床,提前准备好票务等各项后勤工作;由于帮扶各村分散深藏在秦岭中,到很多农户家只能靠步行,长途跋涉更使她身体疲惫不堪,但无论多苦多累,她都坚持把各项收尾工作完成后才最后一个回家;扶贫办向上对接市扶贫办、市委办公厅、区委区政府,横向联系周至县及两个帮扶镇,对下承担着15支驻村工作队的日常联系协调对接,工作头绪多,要收集报送各类资料,这所有这些繁重的任务就落在王娜的肩上,她一个人担负起了内勤、资料员等多项职责,使所有工作有条不紊。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莲湖这支扶贫娘子军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把扶贫工作当作责任之所在,亲情之所系,用真诚的帮扶情怀赢得了驻村干部和贫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也激励着莲湖区参与扶贫工作的帮扶干部戮力同心,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