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無羨是藏色散人之子,藍曦臣知道,天下人知道,難道藍啓仁會不知。這點硃砂,我猜,會不會就是魏無羨的母親——藏色散人呢。

與年輕一輩單身狗遍地走不同,《陳情令》裏的仙一代們基本上都順利地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只有一人例外,那就是藍忘機的叔父,姑蘇的藍啓仁老先生。


論相貌,姑蘇藍氏,向來公認是美男子輩出的家族,而藍啓仁幾十年前也是被人敬稱一聲“藍二公子”,和其兄長青衡君並稱爲上一代“姑蘇雙璧”。

論才幹,自青衡君閉關,藍氏所有的事務都由他打理,在他的治理下,藍家蒸蒸日上,可見是個能幹的。他教導弟子極有手段,手把手帶出了被各世家奉爲楷模的藍曦臣和藍忘機兩兄弟,使得各位家長紛紛趨之若鶩,拼命把自家孩子送來姑蘇聽學,是仙門德高望重的名師。

如此有才有貌的老藍二公子,竟選擇了孤獨終老,總該是有原因的。或許他的心頭深埋着一點硃砂,從此天下紅顏盡失色。這點硃砂,我猜,會不會就是魏無羨的母親——藏色散人呢?


從藍曦臣口中,我們得知原來藍啓仁和藏色散人竟然是學友。藏色是抱山散人之徒,並不屬於某一世家,那她又是怎麼會有機會和藍氏的公子一起求學呢?我想,可能與江楓眠有關。當年的仙門世家應該也和現在一樣,年輕的子弟會一起到某家聽學。作爲雲夢的繼承人,江楓眠是有資格去聽學的。藏色下山後,與江楓眠結識,據原著裏所寫,彼此互相欣賞,甚至人們都猜測她會成爲蓮花塢下一代的女主人,那麼,跟着去聽學就不奇怪了。再加上因爲抱山散人與藍家的關係,機緣際會,由此結識了藍啓仁。

藏色散人是被藍啓仁封存的一段記憶,我們僅能從第6集的小片段中,窺得一線端倪。

魏無羨帶頭偷偷喝酒被抓受罰,藍老先生有幾句話可是留白很多呀。


魏無羨是藏色散人之子,藍曦臣知道,天下人知道,難道藍啓仁會不知?既知,又何必多此一問?偏偏還問得欲語還休,近鄉情怯,別有一般惆悵滋味。

藍曦臣的回答是:“正是魏長澤公子和藏色散人之子。”將魏長澤放在前頭,藍啓仁卻直接無視此人,將話仍然落在了藏色身上,我不認爲是因爲兩人不相識。魏長澤是江楓眠身邊最忠心的家僕,感情上很可能跟江澄與魏無羨相似,聽學時他定會隨同前往,藍啓仁不會不認識。可是,藍啓仁記住了藏色,卻不願提及魏長澤,這種情緒,很複雜啊!

“鬼心眼”三個字像極了家中長輩帶着寵溺對自家孩子的嗔怪,怎麼聽,也不像是不喜甚至討厭。“簡直跟他娘一模一樣”,不是正式嚴肅的“他母親”,而是隨意親切的“他娘”,說這句話時,藍啓仁眼中可是盛滿了溫暖的回憶感呀。


聽到門生說魏無羨帶着聽學的學生們偷偷喝酒被抓住了,藍啓仁面有怒意,但也並未大動肝火,但在聽到“二公子也在其中”時,勃然大怒,拍案怒喝:“放肆!胡鬧!”自己的得意門生被帶壞了,他自然氣得肝疼。可我想,這不是關鍵,更主要的是,當年他在藏色手上被惡整過。他怒的不是藍忘機“放肆胡鬧”,而是歷史在重演,深埋在心底近20年的記憶被直接甩到了眼前,他的情緒還是容易被那個已經消失的女子而左右。

我一直很好奇,藍老先生究竟想說什麼。

不要以爲你的母親是藏色,就可以爲所欲爲?

不要以爲你的母親是藏色,我就不會罰你?

不要以爲你的母親是藏色,我就會包容你?

不要以爲你的母親是藏色,你就可以把雲深不知處攪得天翻地覆?

爲什麼因爲你的母親是藏色,就會有這種種可能呢?面對闖禍的魏無羨,藍啓仁真的很頭疼,他似乎又看到了當年那個笑靨如花的女子,鮮活地站在他面前,無所畏懼地揚眉挑釁,可是,他該拿她怎麼辦,又能拿她怎麼辦呢?


說到藏色散人,在《陳情令》中只是驚鴻一瞥,但是這必定是位奇女子!看看魏無羨就知道了。魏無羨像極了母親,性格跳脫,正義感極強。

有意思的是,當年的藏色對待藍啓仁,很像後來的魏無羨對待藍忘機。那麼古板的一個人,不去逗逗太可惜了,尤其是看到對方氣急敗壞、雅正端方碎落一地時,那種成就感和快樂感油然而生。

藍家人性情大多端方刻板,正因如此,他們反而更加抵制不了另一種極端性格的誘惑。像藍忘機的父親青衡君,就對活潑的青衡夫人一見傾心(青衡夫人的活潑,可從43集藍曦臣回憶往事時提到的“母親特別喜歡逗忘機”這句話裏推測),後一輩中的藍忘機,在魏無羨的挑逗下痛並快樂着。所以藏色這樣的女子,對藍啓仁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他很詫異,世間怎麼會有如此奇異的女子!於是,一邊惱恨着她的捉弄,一邊又渴望着一點點靠近,然後不知不覺地將她關進了心扉。

不過,這種朦朧的情愫,藍啓仁從來不敢露於人前,甚至他自己都未必想明白了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情感。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藍家的都很多情,可是藍家人偏偏都不善於言情。就這樣,在矛盾與彷徨中,他看着她轉身離去,看着她與江楓眠情投意合,看着她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嫁給了魏長澤,終於有一天,得知她夜獵身死的消息。


那個人不在了,從此山水便失了顏色。一段還未開始的情散作了指間沙,一點點漏在了歲月裏。心似雙絲網,終有千千結,影子終究還是縈繞於心,凝成了一點硃砂,永不褪色。後來修訂藍氏家規時,筆尖寫下那一條又一條的“不可”,也許想到的就是那個束不住的女子吧。

(以上皆是個人看法,歡迎有不同的見解,可一起商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