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小年,学吧写作组成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学少年的经历,跳出来再看时,往往有新的发现。

  同学A的父母对他的家庭教育,不过就是老实本分。度过了学生时代,进入职场后,A的不适感越发突出,每次闲聊,他总会反思父母的影响,在办公室政治中,他不善逢迎,又遇到一个没事找事的同事,既难以做到置之不理,又不会痛快地反击回去,对工作的不快难以排遣。

  再一位同学B,中学时性格略不合群,班主任惟成绩至上,对他也没有特别的应对,时常斥责,B后来的高考与就业都不是十分理想。有次碰到B的母亲,几句话之间,B母便流露出对班主任的不满,觉得他对于儿子的负面影响很大。

  不论家庭教育抑或学校教育,都是个体进入社会的预备,灌输的文化资本与性情倾向(“硬件”和“软件”)表征着准备的充分和恰当与否,从而决定了——至少是极大地影响着之后的社会性成人的遭际。宛如造车,虽然人们对于车有不同的理解,但造好后,各类车大多要在同一个车道中生存和竞争。

  因此准备时,若能以社会的辙来造车,那么上路就会更为平顺;反之,比如知识储备可能不是那么丰富、又如眼界方面没有那么开阔与长远、再如对人事的洞察不太“与时俱进”,便导致“车”在路上反复的、被迫的调整、适应、再调整、再适应。试错成本一般伴随年龄的增长(这意味着承担更多与更重要的社会角色)而加大,在对于“成功”的时间焦虑以同辈压力和社会期待等方式得到强化的今天,这样的试错成本无疑是很高的,因为成人后,在有人通过“对”而获益的情况下,“错”的损失被放大了——就如同A和B的遭际所反映的。

  另一位同学C的学习成绩不错,但高考不太理想,没复读就上了所普通大学。至考研时,大家都以为C会考出去,但他选择了内推,问起来,答曰“万一考不上”。

  如果说试错成本限制了成功的上限——以“天花板”来譬喻(成本越高,天花板越低),那么“地板”就等同于生存的保障。嵌入在社会性情境中,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空间,构成了个人成就的可能阈限。一方面,天花板是对于成功的激励,另一方面,地板作为退路,成为规避风险的手段。C把考研的试错成本看得很高,压低了他的天花板,但地板又能为他兜底,不至于“无路”。同样,“啃老”也是对于家庭地板的一种策略,家庭的社经地位越高,子女即使啃老,也不会被“甩出去”。

  地板类似于舒适区,有人说舒适区会越待越小。或许因为舒适区暗示对对象的熟习和可控,但流变不居的现代紧缩了这种对“舒适”的期待被满足的可能。

  最后还有两点说明,其一,与试错成本和舒适地板有关的对错好坏,都是社会定义的,博格说“人在社会”,即使看到看破,也不一定能置身事外。其二,试错成本与舒适地板,都与阶层有着莫大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二者的呈现都具有阶层化的差异,但出于保护同学隐私的缘故,加之想法尚不成熟,所以没有展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