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夏隆德“一刀切”关停8家企业,法院判违法,政府拒赔偿)

被关停的隆德县城关镇星火建材厂现状

“关停时没说违反了什么法规,也没说关停期限。”

曾经被奉为座上宾的企业家们,如今却跟宁夏隆德县政府对簿公堂。他们的工厂曾经被列为县政府招商引资项目,不料因一纸禁令被突然关停。

2017年,隆德县9家建材厂、机砖厂相继接到县国土资源局的停产通知。1个月后,当地政府以“证照不齐、非法开采”为由将9家企业全部“关闭取缔”。

“采矿证还没到期,我们去办不给续。”有涉事工厂负责人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自己的工厂环保达标,但当地政府不沟通不解释不给出解决方案。事发后,几位厂长一再向上级部门反映无果。

无奈之下,8家企业(1家企业负责人不在本地)联名状告隆德县政府。法院最终判定其行政违法,可政府对此判决结果不予理睬。“这样的地方再也不敢投资了,再也不敢来了。”有企业家这样感叹。

招商引资

投资4000万元,经营两年还没开始回本,砖厂却突然夭折了。9人中,隆德县华泰建材厂(以下简称“华泰”)负责人杨成和最为气愤,“从天堂到地狱了”。

华泰是被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引入当地的。2012年,到隆德县商务考察的杨成和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

“开发建设年产40万立方米自保温砖项目,主要建设新型环保旋转式节能窑炉一座……占地约30亩(具体地址及四至和面积以实测为准),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当年11月,双方签订了《隆德县年产40万立方米自保温砖项目建设合同》。

杨成和称,时任县长和县委书记对该项目很重视,厂房是9个部门一起选址的。为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当地政府曾专门召开碰头会。

政府的支持让杨成和备受鼓舞,他购置了价值3000多万元的环保节能生产窑炉进行生产。2015年8月,华泰又被列入“2015年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项目计划”,获得了政府130万元的支持。

如今,他的工厂内堆砌着被风化的成品砖,机器生锈,杂草丛生。

被关停的隆德县华泰建材厂

当初同样想大干一场的,还有李兵和张敏。

2008年,隆德县城关镇政府按照招商引资项目,把李兵的砖厂从县城迁到了城关镇星火村。2015年,李兵筹集1千多万元,对星火建材厂进行了改造升级。两年后,他又追加投资,换上了全自动码砖机。这样下来一年可产砖3500多万块,是传统轮窑厂产量的4倍。

隆德县吉隆建材厂负责人张敏来自甘肃静宁,此前在隆德县打工。2007年,张敏竞拍接手了隆德县政府的砖厂,当上了私企老板。

“让我们来,好好干。”张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政府招商引资时,对接的负责人曾这样鼓励他们。

10多年下来,张敏的工厂也的确在不断壮大,面积最后达到63亩,员工80余名,“工资一年下来就要200多万”。

关闭取缔

犹如晴天霹雳,他们突然接到了关停通知。

2017年9月,张敏被告知“要渝河治理,不让开砖厂”。他很疑惑,环保局此前从未发文。在他看来,自己的工厂也达到环保要求,环保局每年前来检查三四次,从未说过工厂不合规或进行过罚款。

此外,关停的理由还有“采矿证到期”。但张敏记得很清楚,采矿证是两年一审,当时其工厂采矿证是2015年12月2日办理的。

“说我们的手续到期了,让我们停产,不延续了。”张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后他前去县国土局办理采矿证,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李兵也遭遇了同样的窘况,他提前三个月就申请续办,但被拒绝。

“政府说了,采矿证到期不予延续,包括新办的在内。”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拍摄的视频里,隆德县自然资源局(由原隆德县国土资源局、隆德县林业局新组建)矿产管理科工作人员如此回应道。

杨成和同样觉得窝火。他是2017年6月接到的关停通知,理由是工厂没有采矿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工厂实际占地面积80亩,土地是经过政府部门协调从老百姓手里买来的。2013年4月,所有钱款都已结清。但因为政府没有用地指标,工厂的采矿许可证迟迟办不下来。

关于排污许可证,他表示一直到2015年4月,华泰才正式投产运营。接到关停通知时,环保部门正在对工厂进行检测,结果还没出来。而两年来,他一直按要求缴纳了各项费用,包括排污费。

更让他欲哭无泪的是,关停的理由还有“不符合规划”。

上述工作人员称,办理矿产证必须先有土地证。杨成和招商时规划的80亩土地,只有39亩有土地证,因为不符合规划。

但杨成和提供的一份隆德县国土局2013年印发的文件清晰显示:“该建设项目符合隆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份建设单位名称为“隆德县华泰建材有限公司”,编号为“2013.28”的《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附图也显示“占地约80亩”,文件盖有隆德县城建规划室的红章。

突遭厄运的这9家工厂,大多数是建材厂。通知是隆德县国土局工作人员上门下达的,没有书面文件。

1个月后,所有涉及工厂关停。“没说违反了什么法规,也没说关停期限。”张敏称,他们前往国土局要说法,但有时“一天去四五回,也没人管”。

几个月后的2018年1月19日,隆德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依法关闭取缔渝河流域粘土砖厂的通告》,认定渝河流域的星火建材厂、吉隆建材厂、华泰建材厂、恒达建材厂等9家工厂“证照不齐,属非法开采”。

拒不赔偿

隆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县政府官网显示,2018年,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0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6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77元。

一个贫困县为何对“金主”痛下狠手?上述通告称,取缔决定是依据《环境保护法》等法规。

“咱们是什么政策,什么对策,你也要有一个交代。”厂长们愤愤不平,他们表示,即便部分砖厂属于落后产能要被淘汰,也应有个过渡期或者应该协商解决,而不是“一刀切”式的关停。

最核心的问题是,淘汰、关停后,亏损的钱由谁来买单?

眼下,几千万元的生产线已然锈蚀报废,杨成和也从昔日风光的企业家变成了“失信被执行人”。

企查查网站显示,杨成和开办的华泰涉及法律诉讼10起,其本人被限制高消费和冻结股权。固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华泰进行过数次拍卖、变卖,但“关停的厂子,谁敢要”。

因为工厂没赚到钱,借款还不上,还欠着工资和运输费,两鬓染霜的杨成和只能四处躲避。“给家庭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也对不起那些借我钱的好心人。要是有钱,谁也不想当这不是人的人。”

而为了还清欠款,张敏四处找朋友帮忙,还借了高利贷。

李兵开办的星火建材厂早已不复当年辉煌,厂房坍圮,设备生锈,部分房顶彩钢板脱落。但他没办法感伤,被列为失信人的他一年被拘留了两次。2019年11月19日,当着央视记者的面,李兵被隆德县法院的车带走。

绝望的厂长们也曾心存希望。

杨成和表示,自己曾找过固原市信访局,但没反应。2018年和2019年,他们也曾向环保部巡查组督查组反映,未果。

无奈之下,8家企业在2018年3月联名将隆德县政府诉至法院。当年11月,固原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隆德县人民政府2018年1月9日作出的《关于依法关闭取缔渝河流域粘土砖厂的通告》行政行为违法。”隆德县政府向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其请求在2019年2月被驳回。

但判决最终流于一纸空文。

今年以来,8家企业拿着判决书等文件向隆德县司法局提出国家赔偿申请。文件中,他们清晰罗列出来的各项损失,加起来超一亿元。

但司法局受理后,申请被隆德县政府一一拒绝。“政府不承认不管,也不赔偿。”他们很是气愤。

中国新闻周刊拿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人民政府不予赔偿决定书》显示,各家工厂被拒绝的理由大同小异:采矿证已到期,此后是违法开采,营业损失是违法所得;工厂提供的明细表没有相关票据,缺乏真实性、客观性。

张敏收到的认定理由略有不同——《行政判决书》中未对申请人固定资产损失进行认定;隆德县人民政府对申请人固定资产未采取任何行政措施,没有侵犯其资产权益。

张敏收到的《不予赔偿决定书》截图

8人中,目前只有杨成和暂未收到《不予赔偿决定书》。但对于赔偿,他不抱希望。他问司法局,被告知是“政府的事”。去找政府,对方又称“走司法程序”。

为了追回损失的血汗钱,杨成和的确走过司法程序。

“因与政府签的合同,所以走行政诉讼。”他曾先后向固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上诉,都被驳回。“因涉案协议于2012年11月8日签订,而对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施行(即2015年5月1日)前形成的类似行政协议,根据当时的法律规定和人民法院处理此类案件纠纷的通常做法,一般不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处处碰壁后,涉事企业们求助了媒体。2019年1月,人民网发出文章曝光隆德县以“一刀切”方式关停招商引资到该县的民营企业。11月28日,央视《财经频道》的《经济半小时》栏目又对隆德环保“一刀切”没有整改的行为再次进行曝光。

但工厂负责人至今仍四处躲避,他们称目前事情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生态环境部曾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其中明确写道:“对于具有合法手续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不得采取集中停工停产停业的整治措施;对于具有合法手续,但没有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应当根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该意见还提出,“要加强对环保‘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12月4日,中国新闻周刊就此事联系据称分管此事的隆德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韩玉峰,对方称“不分管,不清楚,需问一把手”。但局长李耀国的手机一直无人接听。中国新闻周刊随后致电隆德县政府,未获正面回应。

周馨怡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周馨怡_NB120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