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何君堯談香港止暴制亂: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

撰文 | 董鑫

12月7日,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在北京召開記者見面會。此前一天,他剛剛獲頒中國政法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半年之前,在除香港以外的地方,何君堯還是一個並不熟悉的名字。

這半年,已經是“天下誰人不識君”。

今天的記者會上,何君堯坦言,過去6個月,香港一直受到暴力事件的困擾,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發聲,希望香港可以在止暴制亂的前提下儘早恢復繁榮穩定的生活和秩序。他所面對的壓力和挑戰非同一般,此次獲頒名譽博士學位就像一劑“強心針”。

  被母校取消名譽學位

“政治不應凌駕於學術自由之上”

記者見面會一開始,何君堯先講述了他被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剝奪名譽博士學位的經過。

1984年,何君堯畢業於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2011年獲得該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今年10月26日,英國上議院議員奧爾頓去信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要求校方剝奪何君堯的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該校10月29日表示,獲榮譽學位的人必須爲該校學生、校友、職員、社羣樹立正面榜樣,“而何君堯的操守引起愈來愈多關注”,經調查後,決定剝奪其名譽博士學位。

“事前沒有跟我查證,我當時也不太瞭解過程和原因。”何君堯在今天的記者會上表示,他於10月30日寫信給學校,一星期後才收到學校在10月28日發出的函,瞭解了被取消學位的大概原因。

△何君堯向記者展示所獲政法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對於自己學位被褫奪一事,何君堯認爲,英國是一個歷來標榜“公平公正”、崇尚“言論自由”等價值觀的國家,在這件事的處理方式上與他們的這些“標榜”顯然不符,取消他學位的理由也根本講不通,“政治不應該凌駕於學術自由和法治精神之上。”

事情發生之後,很多網民都給予了何君堯支持,批評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的做法。

何君堯說,他很高興得到香港各界人士的鼓勵,這次獲頒政法大學名譽博士學位也是國家對他的支持、肯定和鼓勵,從事了30多年法律工作,得到祖國的認同是他夢寐以求的。

“這不是我個人的事情,也包含了國家對全體港人的期待。”

拉選票時被刺傷

“生命很脆弱 不敢回看遇刺現場”

11月6日早上,何君堯在屯門湖翠路啓豐園商場近輕鐵屯門碼頭總站對開人行道擺街站,派發競選單頁。

一名身穿藍色T恤、牛仔褲,戴黑白間鴨舌帽及背黃色包袋的男子手持一束鮮花走近何君堯。

何君堯接過鮮花後與其握手,合照期間這名男子突然從包中取出一把刀刺向何君堯,給他的左胸留下了一道2釐米長、2.5釐米深的傷口。

今天在記者會上,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見到何君堯時,已經看不出他曾受傷的樣子,氣色和精神也都不錯。

但談起當時的狀況,何君堯仍是心有餘悸。

“看到刀刺過來時,根本沒有時間想,甚至連疼都沒感覺到,只有本能反應。中了一刀之後,首先能想到的是要將他制伏,不要對其他人造成更大傷害。”

現場有不少人都拍下了照片、視頻在網上傳播,但何君堯都不敢看,看到就會忍不住想如果真的遭遇不測,怎麼對得起自己的家人。

何君堯說,遇刺之後,自己的心態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他看來,議員是“君子動口不動手”,通過辯論來解決問題,從未想到有人會用暴力襲擊議員。雖然6月以來,香港街頭和立法會都遭遇了一些破壞行動,也有意見不合的人被“私了”,但當時他都認爲是很遙遠的事情,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才感同身受。

“我很幸運,逃過一劫。其他人面對同樣的事情,不一定會比我幸運。生命是很脆弱的,需要法治精神來保護每個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需要法治精神來維護社會的秩序、和平。”

  區議員選舉落敗

“有消息說,當天還有汽油彈‘恭候’”

2016年9月5日,在香港2016年立法會換屆選舉中,何君堯以35657票(新界西選區)當選香港新一屆立法會議員。

除了是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還是屯門區議會議員。

11月24日,香港區議會選舉拉開帷幕。據港媒報道,此次選舉有1090名候選人競逐全港18區區議會合共452個議席。

△何君堯受傷後重返街頭參與競選活動

這次,何君堯落選了。當天,還有人在他的辦事處門口開香檳慶祝。

談及此次區議會選舉,何君堯說,區議會的選舉應該是公平競爭,能者當之,政見不一樣絕對不會影響爲民服務,他希望新當選的議員能夠做得比他要好。

“競選失敗,不代表我爲市民的服務停止。我還是新界西的立法會議員,會繼續爲大家服務。”

  香港如何恢復秩序?

“需要重新彰顯法治精神”

何君堯說,香港是一座講法治的城市,需要重新彰顯法治精神。

6月至今,香港已有6000多人因參與非法集會和暴力事件被捕,如果審判再拖拖拉拉,就會給出一個錯誤的信號:犯法是沒有成本的,犯法是沒有後果的。

他重申,不能重蹈2014年非法“佔中”的覆轍。當時有1000多人被捕,但直到今年只審理了不超過300人。

身爲一名律師,何君堯希望自己能在法律領域發揮專長,爲香港服務,也希望能和香港的法律人一起發揮才能,爲止暴制亂出謀劃策。如果特區政府律政司從事刑事檢控的人手不夠,法律界人士可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

他還建議,可以借鑑英國倫敦處理暴亂的經驗,由專門法庭來審理香港案件以提高效率。何君堯說,香港有1.3萬餘名法律從業者,1600多名大律師,還有1300多名外地註冊律師,他們雖然不可以參與香港的法律工作但可以做後盾。

“人已經有了,工作也已經在等了,怎麼協調,律政司、政府部門可以想辦法。”

對於香港下一步的止暴制亂工作,何君堯還有三個具體建議。

第一是禁止有煽動性的言論傳播,特別是威脅、危害個人安全的言論。

第二是協調和平遊行的數量。“我們只有3萬多警察,也不是每個人每天都當值,如果一天有三個以上和平遊行同時舉行,警察的精力可能會不夠。而且,有些暴力活動是以和平遊行爲名,實則有暴力分子隱藏在他們中間搗亂。”

第三是要控制記者數量。“很諷刺的是,有的活動,記者比暴徒都多。”何君堯說,現在成爲記者就是香港記者協會發一個證件,但證件根本沒有法律效力,可以由警方做登記。

何君堯還提到,香港部分年輕人缺乏國家認同,甚至排外,“這是一種很愚昧的想法。他們的祖輩大多也都是從內地,比如廣東、福建等地方過來的。”

他認爲,教育部門責任重大,要把握清楚課程內容,要教育學生認識基本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憲法與基本法之間的關係,如果這方面的教育不到位就會有分離主義。

“中國人要懂得中國歷史,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如果沒有根,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就會出現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