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世界處於劇烈變革之中:在世界很多地區,人類都面臨着資源缺乏、氣候變遷、環境污染、老齡化社會、難民危機以及審查和監控等種種挑戰,同時,我們又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未來已來”——以人工智能、機器人、虛擬和增強現實技術引領的新科技將大大改變人的生活,但也同時迫使我們對人性本質進行重新審視。今年,歌德學院慶祝在中國的三十歲生日。值此,我們將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回顧歷史:我們要回到開展工作的最初的出發點——在跨文化語境下,與我們的合作伙伴提出共同的問題,併爲其去尋找答案。

  我們提出了三十個根本性問題,它們關乎人類與社會的發展,關乎未來。其中九個重要問題將在於11月17日和18日“慶典馬拉松”期間舉辦演講系列活動中,由科學家、人文學者和藝術家解答。

  關於未來的九大問題——

  演講系列活動安排

  2018年11月17日

  17:30 - 18:00

  文化和權力如何相互周旋?

  演講者:阿克曼(北京歌德學院建院院長,墨卡託基金會中國代表)

  18:00 - 18:30

  未來我們“信”什麼?

  演講者:谷裕(北京大學德語語言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8:30 - 19:00

  如何區分重要與不重要?

  演講者:漢斯-維爾納(戲劇導演)

  2018年11月18日

  13:30 - 14:00

  時間旅行不再是幻想?

  演講者:李淼(物理學家,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

  14:00 - 14:30

  人可以脫離語言思考嗎?

  演講者:阿凱(藝術家)

  15:00 - 15:30

  技術是萬能的嘛?

  演講者:郭城(藝術家)

  15:30 - 16:00

  機器真的能創作嗎?——談技術的藝術與社會挪用

  演講者:金姆·費澤爾(音樂學者,社會學家,哲學家,柏林藝術大學)

  16:00 - 16:30

  算法會比我們自己更瞭解自己?

  演講者:欒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微軟小冰首席語音科學家)

  16:30 - 17:00

  超越“超現實”:虛擬現實如何改寫人對“真實”的理解?

  演講者:松田K(視覺設計師,電影導演)

  1

  時間:2018年11月17日,17:30 – 18:00

  演講者:米歇爾·康·阿克曼(北京歌德學院建院院長,墨卡託基金會中國代表)

  藝術和文化在何種程度上受到權力的影響?它們是否能夠完全擺脫政治或經濟精英的操縱?抑或,藝術難道總該考慮孕育它的環境,反思社會問題,觸及當前的時事討論麼?反之,藝術和文化是否也能夠對政治產生作用,甚至對權力進行挑戰?一般而言,文化交流主要被視爲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對外政策的工具,但它其實也可以不受制於政府,以獨立的、民間的方式進行。對於上述問題,活躍在國際上的文化機構都是怎樣定位的?

  

  阿克曼,1946年出生,在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學習漢學、國民經濟學和政治學。 1975年至1977年,他在北京大學學習現代中國歷史。 1988年,他參與建立了北京歌德學院。1995年至2006年,他在莫斯科和羅馬的歌德學院擔任大區院長,2007年在2011年,阿克曼再次以歌德學院大區院長的身份調任北京,直至退休。自2012年以來,他是墨卡託基金會中國代表。他曾出版介紹自己在中國經歷的著作《門裏門外》(1979),同時,也翻譯過大量中國文學作品。他近期將劉震雲的小說《我不是潘金蓮》(2017)譯爲德語出版。

  2

  未來我們“信”什麼?

  時間:2018年11月17日,18:00 – 18:30嘉賓:谷裕(北京大學德語語言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語言:中德

  未來我們“信”什麼?——這是任何一個凡人都無法回答的問題,我們不妨在“歌德學院”以之命名的歌德那裏尋找啓示。

  

  谷裕於1987至1991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學習德語語言文學,1991至1997年就讀於德國波鴻大學,學習現當代德語文學、中古德語文學、天主教神學,獲博士學位。1998年起,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任教。2005至2006年爲德國洪堡獎學金學者。現爲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發表學術著作、譯作、論文數種。

  3

  時間:2018年11月17日,18:30 - 19:00

  嘉賓:漢斯-維爾納· 克羅辛格(戲劇導演)

  語言:中德

  戲劇是一種緩慢的媒介。

  戲劇是一種主觀的媒介。

  不要汲汲於嚐鮮獵奇,而是要像喬治·塔波里(George Tabori)所說過的那樣,“慢點,慢點,(因爲)我們沒有多少時間。”

  在一條不超過140個字的推文裏解釋世界的人,更多的是在講述自己,而不是世界。大致來說,我們會先把文章放在一邊,然後來看看一週前,一個月前,或者一年前人們就同樣一些主題寫過哪些東西。我們會大聲並且慢速地朗誦那些有趣的文章,這已經很能說明一些問題了。我們只會對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做出反應,或者說,我們願意在上面投入更多的時間。

  優秀的文章提出疑問,它需要你耗費心力,而聽上去過於簡單的解釋往往只是謬論。

  篩選是一種勞作,它需要我們有一份閒逸的心情,同時它也能帶來愉悅。對一部作品來說並不重要的東西,對於另外一部作品卻可能意義非凡。

  

  漢斯-維爾納· 克羅辛格,1962 年出生于波恩。曾就讀於吉森大學應用戲劇學院,在安傑· 維爾特(Andrzej Wirth)和漢斯-蒂斯· 雷曼(Hans-Thies Lehmann)的指導下學習戲劇、劇場和媒體專業。兩年後克羅辛格跟隨羅伯特· 威爾遜(Robert Wilson),並擔任副導演與編劇。他還參與了包括《哈姆雷特機器》在紐約的一系列新劇目製作。1989 年,作爲海納· 穆勒(Heiner Müller)的藝術團隊成員參與《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機器》,在柏林德意志劇院進行劇目製作。1993 年起,他開始在各大知名城市劇院與國家演出機構進行個人劇目製作,如柏林劇團、斯圖加特國家劇院、柏林馬克西姆· 高爾基劇院以及一些獨立院團,特別是柏林河畔赫貝爾劇院(HAU)、索非婭大廳劇場、“徑向系統”、柏林波德韋爾劇院、杜塞爾多夫自由劇院論壇(FFT)、德累斯頓赫勒勞節日劇院(Hellerau Festival Hall)以及蘇黎世Gessnerallee劇院等。克羅辛格的作品曾受邀參加漢堡“獨立劇院中的政治”(2003 年,2007 年與2011 年),國際戈澤(Int. Keuze,2007 年於鹿特丹)以及“衝動”(Impulse,2009 年於北萊茵- 威斯特法倫州)等著名獨立戲劇節。2007年,克羅辛格獲得由柏林州頒發的格林兄弟獎,褒獎他在柏林帕考爾劇院製作的《兒童轉移計劃》所取得的成就。

  4

  時間旅行不再是幻想?

  時間:2018年11月18日 ,13:30 – 14:00嘉賓:李淼(物理學家,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語言:中德

  

  李淼,1962年出生,2013年加盟中山大學,現爲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行政負責人,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1984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獲理學碩士學位。1989年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波爾研究所學習,1990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90年起先後在美Santa Barbara加州大學、布朗大學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學費米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助理。1999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新世紀百千萬人工程入選者。業餘寫作科普文章和科普書,詩歌和小說,文化專欄,做演講等。著有《超弦史話》、《越弱越暗越美麗》、《中的物理學》、《果殼裏的一百五十九個宇宙》、《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等。

  5

  時間:2018年11月18日,14:00 - 14:30

  嘉賓:阿凱(藝術家)

  語言:德中毫無疑問,語言和思想是緊密相關的。正因爲語言和思想之間的關係是如此緊密,如此具有創造性,能夠如此深入地相互影響和互動,所以往往給人以一種印象,即語言和思想之外別無他物。語言和思想之間彷彿有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二者不僅相互協調,也相互關聯。真的是這樣嗎?當我們開始抵進語言及可言說之物與思想及思考對象之間的邊界地帶,就會發現這是個非常有趣、引人入勝的問題。

  藝術擅長對普遍觀念和貌似顛撲不滅的真理提出質疑,它總是以一種創造性的方式,運用藝術手法來發出質疑。它之所以如此,爲的是在不期然間打開新的感受和認知空間。藝術家阿凱將在歌德學院展示自己的裝置作品“神祕符號圖書館”。同時,他還將通過對上述問題的回答來呈現各種嶄新空間,分享他對語言和思想的新穎見解,開啓不一樣的角度和視野。

  

  自1989年起,阿凱每天在日記本上寫,後來也在屏幕上“寫”。成千上萬個形似符號的複雜字跡,被收錄在總共超過三萬頁的140多本日記和屏幕上,它們記錄了被阿凱稱之爲“手稿方法”(skripturale Methode)的藝術計劃。這些“文字”是不可讀的,至少在傳統意義上如此。它們沒有任何參照系,不屬於符號,也不以編碼爲基礎,不具有參照和指示特徵。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沒有任何一個字符是重複出現的,也就是說,每一個字符都有着獨一無二的位置和形狀。這些字符組成了一個不可讀的文本,它們的語義學意義爲零,與此同時卻又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結構語言。藝術家阿凱將在歌德學院對這一被取名爲“不可讀字符圖書館”的裝置進行展示,圍繞文字與書寫、符號與文本等主題展開探討。他的符號干預和表演,開啓了對文字、閱讀及書寫的不同尋常的新鮮視角和感受。

  6

  技術是萬能的嗎?

  時間:2018年11月18日,15:00 – 15:30

  嘉賓:郭城(藝術家)

  語言:中德

  “技術是萬能的嗎?( Can technology solve all our problems? )”這是一個簡單直接且具有誘導性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在這個題目中隱含了兩個主體,一個是技術,另一個是問題(problem)的提出者和其被解決後的獲益者,即我們(人類)。在這個短講中,郭城將對這個二元的視角提出質疑並進行論述,以側面回應“技術是萬能的嗎?”這個問題。

  

  郭城先後獲得上海同濟大學學士(BE)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碩士 (MA)。他的作品大多關注主流或新興科技對社會與文化方面的衝擊與影響,以及置身其中的個體與社會生活之間的關係。郭城曾參加過的展覽有:機器不孤單:機器三部曲(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上海,2018)、時間的狂喜(何香凝美術館,深圳,2017)、GAMERZ II 電子藝術節(法國,2015)、Y時代之歌 (OCAT上海,2015)、想象身體邊界(數位藝術中心,臺北,2015)、STRP雙年展(埃因霍溫,2013)等。曾獲得BadAward (荷蘭,2017)、Gijs Bakker Awards (合作項目,荷蘭,2016),臺北藝術自由日評委獎。郭城曾任上海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運營總監,荷蘭自由大學客座研究員(2017),並從2013年起任兼職教於上海同濟大學至今。郭城近期作爲Digital Earth第一期的Research fellow 開展與網絡信息傳輸與監控相關的研究與實踐。

  7

  機器真的能創作嗎?

  ——談技術的藝術與社會挪用

  時間:2018年11月18日,15:30 - 16:00

  嘉賓:金姆· 費澤爾(音樂學者,社會學家,哲學家,柏林藝術大學)

  語言:中德

  “機器能創作嗎?”這個問題聽上去雖不新鮮,卻總是被不斷提及。即使在今天,它仍然極具現實意義。如果我必須給出一個簡短的回答,我會說:是的,機器能夠創作。或者確切地說,利用機器可以進行藝術創作。因爲我給出的這一肯定回答是和某些前提聯繫在一起的。“機器能夠創作嗎?”這個問題指向一系列美學與社會學議題:什麼是機器?什麼是藝術?“人”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尤其是,人類可以在哪些條件下進行藝術創作?“機器能創作嗎?”這個問題有增無減的現實性在本質上所涉及的,是在其中沒有被直接提及的那些對象的不斷變化的位置:即處在技術化了的社會環境中的人類及其審美能力。

  

  金姆·費澤爾,音樂理論家、社會學家、哲學家,現執教於柏林藝術大學。新近發表一系列探討合成器和音序器美學的文章,出版有文集《電音研究》。

  8

  時間:2018年11月18日 16:00 – 16:30

  嘉賓:欒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微軟小冰首席語音科學家)

  語言:中德

  什麼是算法?算法僅僅是工具還是智慧本體?人類的智慧只是很多算法的堆砌還是有超出算法的存在?目前最強大的算法可以解決什麼問題?算法能像人類一樣進行藝術創造嗎?在可預見的未來,算法會有什麼樣的突破?

  

  欒劍,2000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後獲得松下獎學金到東京大學留學,碩士階段在水下機器人實驗室開始接觸聲音信號處理及語音技術。畢業歸國後,入職於東芝(中國)研究開發中心,從事聲紋識別和語音合成技術的研究。2010年底加入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在語音部門從事語音合成的研究開發工作,先後在韻律模型、單元拼接算法優化、情感語音合成、快速語音定製、中英文混合語音合成、唱歌合成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2016年底加入微軟小冰,帶領新成立的小冰語音團隊負責語音相關技術的研發與落地。工作之餘,比較喜歡讀推理小說和打羽毛球。

  9

  超越“超現實”

  虛擬現實如何改寫人對“真實”的理解?

  時間:2018年11月18日,16:30 - 17:00嘉賓:松田K(視覺設計師,電影導演)

  語言:中英

  沉浸科技(immersive technology)使我們能夠將現有現實延伸到新的領域,並引入新的可能性與挑戰。當沉浸科技被大規模接受並使用時,我們該如何建構真實?在此次演講中,松田K將以他讓人眼界大開且廣受稱讚的“超現實”項目切入,呈現他對未來真實的探索。

  

  松田K(理工學學士、建築學碩士)是一位面向未來的視覺設計師和電影導演。他的作品得在世界各地展出,從倫敦的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到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同時他的作品在網絡上也獲得病毒似的傳播。他憑藉包括《超現實》在內的出色短片作品獲得了一批狂熱的粉絲。該片斬獲衆多獎項,其中包括Vimeo2016年度“最佳劇情片”獎。松田K的作品着力於模糊虛擬和物理存在的邊界,以及探尋不斷進步的技術將對我們的未來生活有怎樣的影響。他曾在Leap Motion公司做全球副總裁兼創意總監,力圖開拓一個全新的人機交互時代。目前,他正着手新的項目。他的\最新虛擬現實短片《MERGER》將於11月發佈。與歌德學院(中國)和Vice中國合作,他將在北京爲該片舉辦首映派對。

  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

  北京市朝陽區798藝術區創意廣場

  免費入場,無需報名,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值建院三十週年,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面向未來提出關乎人類和社會發展的三十個根本性問題,並於2018年9月至12月間聯合其合作伙伴,與公衆一起,通過30餘場活動來探尋其答案。三十週年系列活動的高潮環節爲11月17日至18日在歌德學院798空間舉行的持續30小時的大型慶典馬拉松,包含音樂會、表演、藝術裝置、電影放映、系列演講、讀書沙龍和青少年活動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