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宋朝,官方和民间都能进行高度审美,贵族文化和大众文化有机会交叉碰撞......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大俗与大雅,生活在宋代,不“美”也难。近日,《清平乐》美术指导王竞在接受思客君采访时提到,宋朝的人文风气和雅趣是值得当下我们的生活所借鉴的。

《清平乐》剧照

近期,电视剧《清平乐》热播,引发了大家对宋朝美学的讨论。 宋风雅韵,诗意书香宋代成为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穿越之地

1

提到宋朝,你会想到什么?

诗词书画

“杨柳岸,晓风残月”,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朗读并背诵全文”的经典之作有很多便是出自宋朝。

王安石、苏东坡、欧阳修、李清照、辛弃疾、范仲淹、司马光......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宋代文人”。

▲《千里江山图》局部。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除了“引经据典”,书画经典在宋代文化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你可以在千年前的“航拍中国”《千里江山图》中一窥北宋风貌,也可以在“百科全书 ”《清明上河图》中看到千年前大都市的市井生活。

动态版 《清明上河图》局部

美食茶饮

1000年前,北宋都城无疑是名闻遐迩的“美食之都”。《清明上河图》上,有近半建筑为饮食店,《东京梦华录》提到的一百多家店铺,酒楼和各种饮食店也占了半数以上,而且,《东京梦华录》还介绍了近百种宋朝开封街头的美食与小吃,可谓是“东京梦华小吃录”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茶酒花香之器在宋代各有专用, 器物,便成了另一个流传于世的宋代标签。万贯家财,不及宋纸一张,宋瓷一片”。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无不体现着繁华盛世的清澈素雅。

宋代瓷器。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

发明创造

宋朝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期, 被马克思称为“ 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其关键改进期、应用普及期及向外传播期都是在宋代。

2

宋朝文化,为何兴盛?

经济兴

纵观历史,宋朝的疆域并不算辽阔,武力值更是排不上位置,但就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而言,宋朝确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人文精神,最有教养、最有思想的朝代之一。

▲北宋疆域图。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世俗文化大放异彩,在道路通衢、瓦子勾栏,有说书的、杂耍的、讲史的,也有街头的饮茶活动。英国历史学家伊懋可甚至评价,“这个时候的中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社会”。

而勾栏瓦肆和百戏艺术的活跃,自然极大地刺激了市民文艺的发展,比如当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像鼓子词、诸宫调、讲史、说经、杂剧、南戏、话本、风俗画等等,可以说,中国的通俗性审美意识和艺术形式几乎都可以在宋代找到

所以说,宋代的审美是雅与俗的兼备,也可以概括为“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三个倾向。

文人雅

两宋时期,文学重心逐渐下移,也是市民文化勃兴的标志。文学重心下移,是指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与市井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庶族文人,进而扩大到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

▲宋徽宗文会图(局部),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北宋文人相对安逸,又基于崇雅的观念,追求日常生活的文人画和精致化,更把诗酒相得、谈文论画、宴饮品茗的日常交谊视为生活基础,文会雅集则是这种生活的集中体现。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之文明,历千载演进,造极于赵宋”。花、香、画、茶、瓷器,当然都不是宋人的创造,但却是由宋人赋予了雅的品质。

3

我们 能从宋朝学到什么?

近日,《清平乐》美术指导王竞在接受思客君采访时提到,宋朝的人文风气和雅趣是值得当下我们的生活所借鉴的。

王竞

《清平乐》电视剧

美术指导

擅审美

在宋朝,官方和民间都能进行高度审美,贵族文化和大众文化有机会交叉碰撞......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大俗与大雅,生活在宋代,不“美”也难。

而今天与宋朝的连接点,恰巧是一种“生活美学”。如今,部分由日本美学传递而来的大朴若拙的“侘寂之美”“匠人精神”,都能在宋代器物中找到源头,而宋的极简风格,又能和当代艺术精神相契合。

宋徽宗瑞鹤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懂生活

如果要给宋朝贴个标签,“懂生活”当为其一 。抚琴、调香、赏花、观画、弈棋、烹茶、听风、饮酒、观瀑、采菊、诗歌、绘画......“美”是宋代文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平常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