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桃浦鎮新楊和苑,該社區是典型的農民回搬小區,租戶佔50%以上,但基層黨組織高度重視,黨建引領到位,物業和志願者引導輔助到位,促使居民主動參與分類,小區從原有53組零散的垃圾桶歸併到8個定時定點投放點,垃圾分類實行不到一年,居民分類準確率達90%以上。比如,真如鎮街道曹楊花苑,以黨建爲引領,將小區細分三個單元網格,建立三支工作隊伍,聯動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工作開展一個多月來已經基本實現定時定點,居民參與率近80%,小區環境也明顯改善,垃圾分類和社區治理雙向促進在這個小區得到了較好體現。

今天上午,市人大常委會部分組成人員赴普陀區調研生活垃圾全程分類管理推進情況。在普陀區政府機關大廳,代表們看到一副巨大的展板,標着“垃圾分類 機關帶頭黨員先行”幾個大字,上面密密麻麻籤滿了名字,代表們細心地找區委書記和區長的名字。

政府機關搞垃圾分類,這個科室竟然一週沒有扔垃圾,曝光後開始扔了

真如鎮街道是調研的一站,機關垃圾分類已經蔚然成風,不僅四分類的垃圾桶井然有序,各個科室的垃圾分類情況全部“上牆”:幹垃圾有多少 ,溼垃圾有多少,可回收物有多少,均一目瞭然。

政府機關搞垃圾分類,這個科室竟然一週沒有扔垃圾,曝光後開始扔了

推行垃圾分類中也碰到了不少“趣事”。“我們發現,有個科室一週都沒有扔垃圾, 榜單出來後,第二週他們科室的垃圾就出現了!”

剛開始實施時,有位工作人員下班時,拿着一個鼓鼓囊囊的包出門,神情有些躲閃,志願者攔下他一問,果然是帶着一包垃圾回家了!經過教育宣傳,這位人員仔細分類後,正確投放到單位的垃圾廂房。

曹楊花苑居民區是另外一站,該居民區有5000多名居民。實施垃圾分類前,小區每個樓道出口設置垃圾桶共 41 個點位,全天候 24 小時隨意投放,小區整體環境髒亂、居民意見很大。小區從4月13日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共設8個投放點位。目前,居民參與投放率從63%提升到79%,小區環境明顯改善。對可回收物,不僅設置了針對年輕人的智能化回收系統,還有針對老年人的現場回收點。

政府機關搞垃圾分類,這個科室竟然一週沒有扔垃圾,曝光後開始扔了

看到這樣的情景,代表們表示,對垃圾分類更有信心了,有的代表還爲自己所在小區的進程暗暗捏了一把汗。

座談會上,普陀區區長周敏浩表示,自今年2月20日全市垃圾分類動員大會以來,普陀區迅速進入了全區動員、全民參與、全力以赴、全面衝刺的新階段。已明確了2019年垃圾分類兩大目標:一是創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10個街鎮全部創建成上海市生活垃圾達標街鎮,其中5個以上街鎮創建成示範街鎮;二是實現居住區、單位和公共場所垃圾分類全覆蓋,85%的居住區和單位實現垃圾分類實效達標(全市2019年目標是70%)

普陀已全面啓動對居住區垃圾廂房的改造,目前已完成300個小區廂房的改造。各街鎮全面啓動“撤桶+定時定點”居住區垃圾分類工作模式。在全區配置及塗裝溼垃圾車40輛、幹垃圾車154輛、有害垃圾車1輛。建成138個“兩網融合”服務點,建成5座再生資源中轉站。督促清運公司嚴格按照分類標準進行相關作業,積極引入社會和市場力量,進一步增強分類收運能力。

根據實際,該區對不同的模式、機制做了很多探索,還湧現了不少“金點子”。比如,真如鎮街道曹楊花苑,以黨建爲引領,將小區細分三個單元網格,建立三支工作隊伍,聯動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工作開展一個多月來已經基本實現定時定點,居民參與率近80%,小區環境也明顯改善,垃圾分類和社區治理雙向促進在這個小區得到了較好體現。

桃浦鎮新楊和苑,該社區是典型的農民回搬小區,租戶佔50%以上,但基層黨組織高度重視,黨建引領到位,物業和志願者引導輔助到位,促使居民主動參與分類,小區從原有53組零散的垃圾桶歸併到8個定時定點投放點,垃圾分類實行不到一年,居民分類準確率達90%以上。

普陀區表示,7月1日《條例》正式實施之前,將全力以赴做好分類體系建設及《條例》施行保障,改變加速推進各項設施設備更新改造。6月底之前,要完成全區所有712個小區垃圾分類減量房(投放點)的達標改造。加大力度,加快推進居住區垃圾分類投放點和垃圾箱房新建和改造。力爭在6月底前,把全區所有人力小區幹垃圾短駁車淘汰更換爲電動三輪車,解決車容車貌差、跑冒滴漏等問題。完成分類收運車輛配置指標,溼垃圾車配置達到60輛,全面規範幹、溼垃圾車輛標識。同時,完善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建設。重新組織構建全區的可回收物收運體系,以全面完成市裏下達的每天分出量不低於173噸的指標。修訂、實施可回收物回收補貼政策。加快可回收物“點、站”建設,回收服務點達到712個(居住區全覆蓋)、中轉站達到10座。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小玫參加調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