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克梅說,發佈“水排名”榜單,同樣是爲了發揮城市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的倒逼作用,客觀反映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和努力程度,進一步推動我國水環境管理從過去主要抓污染物總量減排向主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爲目標的轉型。胡克梅表示,從2019年第一季度起,生態環境部將每季度開展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情況排名,公開發布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好的前30位城市和相對較差的後30位城市名單、與上年同期相比水環境質量改善幅度相對較好的前30位城市和相對較差的後30位城市名單,以及該城市相對應的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所在水體的名稱。

你居住的城市水質如何?今天(7日),權威部門出結果了。

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首次對外公佈,共涉及333個城市和2050個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主要分佈在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流域和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和浙閩片等三大片區的主要河流和重點湖庫。

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副司長鬍克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生態環境部每月都公佈全國空氣質量狀況,以及168個重點城市排名前20位和後20位城市名單,這對於推進全國空氣質量的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胡克梅說,發佈“水排名”榜單,同樣是爲了發揮城市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水環境質量排名的倒逼作用,客觀反映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和努力程度,進一步推動我國水環境管理從過去主要抓污染物總量減排向主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爲目標的轉型。

胡克梅說,通過排名信息公開,還能保障公衆環境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加快推進全國水生態環境保護,落實地方水污染防治責任,持續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這次公佈的排名有兩項,一是考覈斷面的水環境質量狀況排名,以客觀反映考覈斷面的水質;二是考覈斷面水環境質量變化情況排名,以真實反映地方在改善水環境質量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胡克梅說。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水室研究員嵇曉燕對記者表示,“這也意味着,有些在狀況排名中靠後的城市,因爲水環境改善明顯,在變化情況排名中可能靠前。”

國務院2015年4月印發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要求“強化公衆參與和社會監督”,綜合考慮水環境質量及達標情況等因素,國家每年公佈最差、最好的10個城市名單和各省(區、市)水環境狀況。對水環境狀況差的城市,經整改後仍達不到要求的,取消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節水型城市、園林城市、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並向社會公告。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排名城市包括設置有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的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排名不涉及城市地下水、黑臭水體,以及未設置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的較小河流、湖泊或水庫。

根據《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技術規定(試行)》,涉及上、下游城市的出入境斷面,均納入上游城市排名;存在往返流的斷面按照年度主流方向,確定上游城市進行排名;涉及兩個或多個城市界河的斷面,同時參與所有涉及城市的排名。

因特別重大、重大水旱、氣象、地震、地質等自然災害或常年自然季節性河流以及上游其他城市不合理開發利用等原因導致斷面斷流無監測數據的,以該斷面實際有水月份的監測數據計算城市水質指數。

嵇曉燕告訴記者,排名方法基於城市水質指數,即CWQI。河流水質指數計算採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中除水溫、糞大腸菌羣和總氮以外的21項指標,與地表水評價、考覈指標保持一致。

胡克梅表示,從2019年第一季度起,生態環境部將每季度開展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水環境質量狀況及變化情況排名,公開發布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水環境質量相對較好的前30位城市和相對較差的後30位城市名單、與上年同期相比水環境質量改善幅度相對較好的前30位城市和相對較差的後30位城市名單,以及該城市相對應的國家地表水考覈斷面所在水體的名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