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这里,回想起最初对《我是唱作人》的期待——当乐坛大佬们已经被《我是歌手》系列展示一遍后,乐坛需要一个新的节目,去消化层出不穷的音乐人才。在当时的立项定位中,《唱作人》一开始就并没有打算《中国好歌曲》那样去发掘音乐新人,也不是《唱游天下》那样记录音乐创作过程,他的野心是重塑华语乐坛的生态挑战。

《我是唱作人》制作之初,媒玩曾认为,它是准备引领中国音乐市场乐坛新人发掘的新节目。

但第二季播出至今,遗憾地发现,它没有。

​唱作人第一季是带来了很多新鲜感的。节目营造的大型尴尬现场,嘉宾的冷萌硬尬硬怼,都是这个节目独特的气质。

即便是能找到传统歌者竞赛节目的影子——选手的梯度像《我是歌手》,镜头的处理像《歌手》,投票的处理像《快女》……但也能从赛之中,寻找到专属“唱作”的东西——一个“demo试唱环节”。

但同样的剧情走到第二季,似乎陷入了某种“看点”困境。

demo互唱与正式公演的反差叙事,已经试验完毕。大篇幅的这个环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曲风迥异的歌手,每一期发挥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公演battle捉对厮杀和上中下位区的Judge,都少了一些可比性。

我理解节目想做的事情,是让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行PK。

第二季的阵容某种程度上依然也是遵循了这个需求。例如郑钧代表了顶级摇滚、Gai代表了顶级的嘻哈,霍尊代表了顶级的中国风,还有代表中国式乡村音乐和网络歌手,以及需要证明自己创作能力的张艺兴。

大多数情况下,《我是唱作人》代表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代表了一种曲风。他们的胜负,往往寄托了一种曲风的胜负。

这一期,霍尊的中国风输给了郑钧的摇滚;汪苏泷的专属情歌,输给了梁博的直男式表白,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不同曲风的PK本身就有赛制逻辑上的内在矛盾——在竞技节目《歌手》里无数次证明,炸裂的舞台总会比抒情歌曲成绩好,飙高音总比唱低音成绩好。不同的音乐种类就是会影响比赛。

曲风,应该比赛作为常量,而不是比赛的变量。

我们中国的音乐综艺不是没有尝试过按照曲风去分类,著名的撕x综艺《全能星战》就以曲风为划分,每一期歌手必须演唱规定的曲风,从摇滚、民歌到情歌,甚至戏剧。

舞曲不能对战情歌,中国风不能PK摇滚,这种玩法其实在赛制逻辑上是完全立得住的,因为它们要做的就是选出什么都能驾驭的“全能星战”。

说到这里,回想起最初对《我是唱作人》的期待——当乐坛大佬们已经被《我是歌手》系列展示一遍后,乐坛需要一个新的节目,去消化层出不穷的音乐人才。

唱作人,就是这样一批宝藏。

众所周知,为了保障比赛的公平,《我是歌手》在一开始就规定一季节目只能在首次登场和总决赛演唱自己的曲目,其他场次必须翻唱他人歌曲。

但从2017年开始,这样的规定开始被打破。歌手每一期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歌曲。

这样的直接目的是吸引一批曾经不擅长“翻唱”的歌手,比如梁博。梁博是亲口承认自己是被允许唱自己的作品打动的,所以才答应了参加节目。但节目组没有让他很早出现,他是舞台最后一轮才出现的,一共唱了3首歌,3首都是原创。

二次登陆的李健则反其道行之,全程演唱翻唱歌曲,成为那一年的一股清流。

越来越请不到人的《歌手》,已经转向寻找唱作歌手了。而《我是唱作人》以唱作为名,不应该正好是接过这根华语乐坛娱乐竞技接力棒的最佳选择吗?

在当时的立项定位中,《唱作人》一开始就并没有打算《中国好歌曲》那样去发掘音乐新人,也不是《唱游天下》那样记录音乐创作过程,他的野心是重塑华语乐坛的生态挑战。

但一季节目下来,《唱作人》导演组最引以为豪的不是改变的生态,居然是第一季里出现的饭桌上的花絮,聚焦舞台之外的饭桌关系。

于是第二季这些曾经的花絮,成为了每一期节目的正片。

这只是表象中的一个,从根本上说,“曲风竞赛”不应该成为《我是唱作人》的核心看点,因为观众并不需要知道,哪一种歌曲更受欢迎。

相反,他们需要知道哪一个唱作人对实力更强?哪一种创作方法更能出彩?这时候,是不是应该关注如何去强化demo互唱和公演battle的反差?关注唱作人如何证明自己是唱作人,而不仅仅是歌手?

从这个意义来看,这一季《唱作人》,只有张艺兴是“符合标题的选手”。

对“唱作”的内容失焦,导致《我是唱作人》在第二季开播后迎来了一次低谷。开播至今,你记住了几首歌?发掘了几个唱作才人?

你记住的,还是那些你熟悉的人。

相反,步入对当打之年的《歌手》虽然有很多的争议,但生命力仍然顽强。例如,还是有一批新人收获了曝光。从话题度来看,周深、袁娅维的国民级知名度有了大的提升,黄霄云、刘柏辛在年轻人中成为了热议人物。

如果《我是唱作人》也像今年《歌手》一样,沦为粉丝垂直游戏,那它就真正失去了影响华语乐坛的能力。

从中国音乐综艺的发展历程来看,《我是唱作人》生逢其时,大有可为。能否抓住这个传统音综衰落的战略机遇,要看它有没有理清赛制逻辑关系的魄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