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鷹普精密工業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這是其去年以來的第三次遞表,也是自2011年以來的第四次遞表。

據市場消息,鷹普精密早在2011年便向港交所遞交過上市資料,傳擬將兩地上市,而具體上市未果原因尚未可知。2018年,公司又曾兩度提交上市申請,並於6月21日通過了上市聆訊,甚至已完成預路演流程。而這之後又有消息指出,由於考慮到股票市場動盪,公司將招股上市延遲至下半年,上市計劃再度延緩。

又時隔近一年之後,公司第四次向港交所遞表。多次遞表後,公司已累積了至少4年的公開業績數據,公司在這一年當中業績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2018年,公司實現收入37.49港元,同比增長22.96%。毛利提升23.51個百分點至12.07億港元,毛利率微增0.1個百分點。然而,相較23%以上的高毛利增速,公司利潤同比僅增長了2.43%。

利潤增速大減

智通財經瞭解到,此次利潤增速較毛利增速有較大的差距,主要由於公司其他虧損淨額大幅增長以及行政開支的增速的加快所致。其中,公司於2018年的其他虧損淨額大幅增長約400%至16.02億港元,主要受到商譽減值虧損所拖累。據公司在招股書中介紹,去年商譽減值虧損1.41億港元是由於中國汽車市場自二零一八年第四季起出現意外下滑。

在公司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中,還有一項上未標明的開支也對公司行政開支增加有所影響。根據測算,若將下表中整體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於其餘開支間的差額視爲此項未標明的“編纂”開支,則該項開支由2016年爲零增長至2017年的433萬港元,又於2018年進一步增長至4800萬港元,同比增幅1008.55%,成爲公司2018年佔總行政開支比重第二大的開支,佔比達13.80%。

  美國客戶重度依賴者

回溯鷹普精密的歷史,公司於1998年9月在中國無錫市創立,投資於生產業務以生產機加工零部件。如今,公司業務由單一的零部件機加工發展至現在的熔模鑄造、精密機加工、砂型鑄造和表面處理四大業務。

2011年,公司先後獲得Baring 6500萬美元及GE Capital 5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並於當年走上了上市流程。在此之後,公司也先後於國內外進行了多家工廠的收購。截至目前,鷹普精密已擁有工廠15座,業務遍佈全球多國。

如今,鷹普精密已成爲中國最大熔模鑄造製造商,並距離第二名收入規模領先較大差距。而在全球範圍來看,公司在全球十大熔模鑄造製造商中的收入規模排名第九。在精密機加工方面,按總收入計,公司在全球排名第四位。除此之外,公司在複雜高性能砂型鑄造領域的分部收入排名全球第五位,佔比0.028%。

整體來看,熔模鑄造爲公司目前最主要的業務。然而,該項業務在近幾年中佔比逐漸下滑,精密機加工及砂型鑄造的比重則日漸提升。

而就終端市場來看,鷹普精密收益前三大終端市場爲乘用車、商用車及大馬力發動機,2018年收益分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爲30.4%、16.2%及10.1%。其中,乘用車、商用車的佔比較全年分別下降了2.3及0.3個百分點,大馬力發動機則出現了1.6個百分點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鷹普精密對主要客戶的依賴性較強。在過去4年中,來自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爲36.1%、34.6%、40.4%及44.0%,仍處於進一步增長的趨勢。對於單一最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爲12.4%、12.4%、15.1%及13.8%。

而就其目前主要客戶的構成來看,主要以海外公司爲主,並且過半數的客戶均爲美國企業。公司與所有主要客戶均沒有簽署維持長期供應協議,對於多名主要客戶的依賴將是重要風險之一。

而從公司收入的地域分佈來看,美國爲公司最主要市場,約15.75億港元的收入來自美國市場,佔比高達42%。也有市場消息指出,公司此前延緩上市的舉措也與關稅問題有關。對於如此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企業來說,關稅變動也將成爲左右公司業績的一大風險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