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資本管理上集權,把主要精力花在評估新機會和老項目的資本回報、考慮各種資本決策對公司價值的影響,甚至CEO自己一個人做分析和談判。管理層關注的不是月活躍用戶數MAU或成交總額GMV,也不是收入或利潤,而是每股自由現金流和資本回報率的最大化,貝索斯定位就是做資本管理。

上週六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表示,上個季度伯克希爾兩位投資經理中有一人買入了亞馬遜,但仍秉承了價值投資的理念。價值投資中的“價值”並不是絕對的低市盈率,而是綜合考慮買入股票的各項指標,例如是否是投資者理解的業務、未來的發展潛力、現有的營收、市場份額、有形資產、現金持有、市場競爭等。可見,巴菲特對亞馬遜還是持肯定態度的。

事實上,亞馬遜以22年接近1000倍的超高回報回饋了股東也足以傲視羣雄。貝索斯是如何做到的?首先就在於其衡量成功的根本標準不同——長期創造的股東價值。管理層關注的不是月活躍用戶數MAU或成交總額GMV,也不是收入或利潤,而是每股自由現金流和資本回報率的最大化,貝索斯定位就是做資本管理。原則就是資本配置的回報率要高於資本獲取的成本,相差越大效率越高。具體而言,亞馬遜有三點做得比較成功:1、在投資上,在電商物流和雲計算領域進行了大額資本投入,通過共享一套基礎設施彈性配置,降低大家的單位使用成本。資本投入規模越大,採購設備的成本越低,因而運營成本也更低,現金流更強,最終反饋到更大的資本投入規模,形成正循環。此外,強資本投入的特性還讓亞馬遜有了操控現金流和利潤差異的抓手,可以通過激進的資本投入和折舊方式、合理使用債務槓桿(利息費用從稅前利潤扣掉)來避稅2、在經營上,內部現金流的來源不僅僅是利潤,還有營運資本。以亞馬遜的電商業務爲例,消費者付現金應收賬款天數爲0,庫存週轉天數在30天上下,應付賬款天數在60天上下,現金循環週期約-30天,也就意味着在對外融資之前,它還享用了供應商提供的無息貸款來填補部分資金需求;3、在融資上,亞馬遜遵循着啄食理論(Pecking Order Theory),不同選項的資金成本存在以下關係:內部現金流<債權融資<股權融資,因此亞馬遜極少用股權融資避免稀釋,要錢優先用債。在亞馬遜上市前,幾乎沒有進行過大規模對外融資。上市後貝索斯個人持股41%,董事和團隊加起來持股87%,只有13%開放給財務股東。

歷史上真正能夠爲股東創造長期超額回報的CEO都是優秀的投資者。他們共同特徵是:1、精力分配:主要花在資本管理上,業務管理交給COO等人。把自己定位爲投資者,而不是管理者。業務管理上放權,通過預算定好目標,然後放手讓業務負責人自己去幹,超額完成升職加薪,持續落後的直接走人。但是資本管理上集權,把主要精力花在評估新機會和老項目的資本回報、考慮各種資本決策對公司價值的影響,甚至CEO自己一個人做分析和談判;2、基本知識:懂財務懂金融,知道各種資本運作選項背後的金融邏輯和計算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低買高賣。算得清不同融資方式的成本,算得清不同項目的資本回報率,對短期長期的數字變化保持敏感。公司被低估的時候,回購自己股票;被高估的時候,用股票去收購被低估的資產。避開高隱含成本的股權融資,利息低的時候發債囤錢,項目資本回報低於門檻時及時止損;3、追求目標:講數字而不是情懷,追求資本回報而不是簡單的規模增長或模糊的戰略協同。如果資本回報率下降到低於最低要求就關掉,思考是閉環到公司價值和資本回報,而不是停留在報表第一行的收入規模增長。無法量化到公司價值的僞協同統統被無視,併購時只認最保守假設也能帶來充分回報的項目;4、決策考量:關注現金流而不是會計利潤,機智避稅。公司估值的基礎也是現金流折現,會計利潤是另一回事,利潤越高可是納稅越多。自由現金流和會計利潤之間的差異主要是是資本支出、折舊攤銷和營運資本變化,要儘量通過靈活的資本配置調整這些變量,做到現金流強勁卻利潤微薄,減少公司稅負;5、信託義務:對股東有責任感,少做個人PR,拿股東回報說話。通常他們自己持有公司大量股份,也給員工股權激勵,所以對股東負責也是對自己和員工負責。

2019年5月7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