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人類文明的起源誕生地幾乎都有河流的養育,例如巴比倫文明起源於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文明起源於恆河流域,華夏文明起源於長江黃河流域,古埃及起源於尼羅河流域。

說起對非洲的印象,很多人想到的是自然,野性,也有不少人想到的是貧窮和落後。作爲一個穿過赤道的大洲,非洲有三分之一的地區屬於沙漠,同時還有大片地區屬於並不適合人們居住的熱帶雨林。這也導致了他們的人口難以發展,有一個非洲國家,就正面臨巨大的危機。

這就是非洲中部內陸國家乍得。乍得的名字來源,要歸功於境內最大的淡水湖泊乍得湖。從公元前7000年開始,就有原始部落的人在乍得一代進行定居,公元9世紀,撒奧人在這裏建立了加涅姆帝國。到了19世紀,隨着全球化的道路,法國殖民者來到了乍得的領土,在其殖民擴張下,殖民者於1900年建立了“乍得國家和保護國軍事領地”對這裏進行掌控。

殖民者對這塊土地並不重視,地理條件的封閉導致其現代化進程緩慢,法國主要將乍得人視爲低級的勞動力和棉花的次要來源地,被派遣過來的乍得殖民政府官員也是法國人當中業務能力追查的一批。在二戰結束後,各個殖民地區獨立運動星期,1960年乍得也在弗朗索瓦的帶領下從法國獨立,並且擔任總統。

但是乍得長期以來的窘困從來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新政府的專斷導致種族之間的矛盾加劇,頻繁的戰亂導致這片地區雪上加霜,乍得作爲內陸國,也沒有港口發展自己的海運,首都恩賈梅納於臨近海港距離1600公里。

到2018年,乍得的人均gdp只有730美元,是非洲最貧困的國家之一,飢餓、疾病都對這個國家產生了非常大的破壞,因此它還有一個外號:非洲的死亡之心。

最致命的問題是,乍得唯一的生活水源乍得湖正在急劇的縮小,這源自於周邊國家乍得、喀麥隆以及尼日利亞等國家過度的採用灌溉,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短短的40多年裏面,乍得湖的面積從2.5萬平方公里急劇縮小到了3千平方公里左右,萎縮了90%,而且如今還在縮小,根據科學家的推斷,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乍得湖將在10年之內乾涸,乍得也將失去所有的生活水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