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正说清朝十二臣》中载:“鳌拜作为‘天子自将之师’镶黄旗的重要将领,忠心事主,始终不渝,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决拥立其子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争得福临继位......鳌拜此时完全可以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党附多尔衮。因此,在康熙眼里,无论鳌拜是否真的造反,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据《正说清朝十二臣》中载:“鳌拜作为‘天子自将之师’镶黄旗的重要将领,忠心事主,始终不渝,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决拥立其子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争得福临继位......鳌拜此时完全可以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党附多尔衮。但鳌拜面对如此险恶处境,却仍然不屈不挠,始终没有迎合多尔衮。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而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

鳌拜:三代元勋、四大辅臣

鳌拜,满族瓜尔佳氏,乃是满洲镶黄旗人。卫齐的第三子,是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之侄,可谓是清朝的三代元勋。

他因骁勇善战,赐号“巴图鲁”,在大败明总督范志完和总兵吴三桂军后,晋三等昂邦章京,后又升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

鳌拜的前半生可谓是军功赫赫,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顺治十八年时,他更是受遗诏,城为辅政四大臣之一,是影响清初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

瓜尔佳氏是满清古老的氏族,有着扎实的族群根基,且体系庞大。鳌拜只是家族的一个代言人,鳌拜忠心的背后,表示的是瓜尔佳氏整个族群对皇室的效忠,因此,鳌拜的地位举足轻重。

顺治年间,鳌拜同样得帝王器重。但也正是长久以来的权力,使得他在晚年逐渐迷失了本心。

在康熙登基时,皇帝尚且年幼,在鳌拜看来,康熙不过是一个黄口小儿,并不把康熙当做君主对待,甚至还屡屡挑衅帝王的权力。

最终,他便为自己的目中无人,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晚年飞扬跋扈到了极点的鳌拜,即便他对皇位并没有什么企图心,但也过于骄纵。若是他如果能够收敛一点,或许皇家还是会重用他来处理大事的。

但是他专断以及过于嚣张的性格,成为了他最致命的一点。古代权臣中若是有功高盖主、权倾朝野、主强臣弱中的一者,便很难有所好结局。

而这三点,鳌拜可以说是都占全了。因此,在康熙眼里,无论鳌拜是否真的造反,并没有那么重要了。若是不除掉他,大清朝便无法安稳。

在一定程度说来说,他的下场是咎由自取的。

终落一个被杀的结局

据《清史稿》中载:“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其弟穆里玛、塞本得,从子讷莫,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噶褚哈、济世,侍郎泰璧图,学士吴格塞皆诛死。馀坐谴黜。其弟巴哈宿卫淳谨,卓布泰有军功,免从坐。”

康熙八年,康熙帝认为时机成熟,于是便用自己训练的少年侍卫一举拿下了鳌拜。此后康熙罗列出其几十条罪状,并将他革职监禁。

后鳌拜老死于囚牢中,这位影响清初政局的重要人物就此落幕了。

然,鳌拜到底有没有夺位之心,恐怕只有他本人知晓。

现存的鳌拜后裔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在鳌拜死了之后,也就没有了继续对鳌拜后代下手了。毕竟双方并没有非要你死我活,而鳌拜好歹是三朝功勋,为其留下血脉算是理所应当的。

因此康熙便释放了鳌拜的儿子和他的一个侄子,给予了他们一个中等的职位,给了他们足够体面的生活。

康熙五十二年时,已经沧桑年迈的康熙在回首一生经历之后,不由得感慨万千。

他也想起了鳌拜曾对其有过悉心教导,更是为清朝立下了无数战功。而此时的鳌拜早已去世多年,他们之间再大的仇恨也已经烟消云散了。

于是,康熙便追封鳌拜,并赐其孙子——达福,为男爵,虽然手中并没有实权,但也是康熙的一些弥补。

还有一位孙子尔坠,他曾经辗转经岫岩来到了蓉花山镇,即是现在的金家屯隐居。鳌拜第六世的后人,已经改为金姓,并且经过了几百年的繁衍,如今这个村子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鳌拜的后裔。

在《金氏族谱》上面,还清晰的记录着自先祖鳌拜,以及如今家族中各成员的信息。对于族谱的真实性,也有专家已经验证过了,确乃是真实。

小结

鳌拜虽然在晚年有许多过错,但他的前半生是始终皇太极忠心耿耿的。为其鞍前马后,都毫无怨言。他对于顺治皇帝亦是一片赤诚,说是大清朝的大功臣并不为过。评价一个人,不应只看其过错,也应该结合其功劳。

参考资料:《正说清朝十二臣》、《清史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