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姜銘表示,深化關際合作已成“潮流”,濟南海關將持續優化山東與日韓之間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中韓海關間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合作,構建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進智能審圖合作,創新多式聯運模式,拓展海上絲綢之路,鏈接東北亞經濟圈,密切合作配合,形成合作共贏。據關兆泉介紹,在跨境貿易方面,山東對礦產品實施“先驗放後檢測”,對因企業提前申報進口貨物而引起的進口日期修改,以及由於裝運、配載等原因造成貨物變更運輸工具的,不予記錄報關差錯。

中新社濟南5月8日電 (沙見龍)“近年來,營商環境在中國成了熱搜詞,它是企業發展的土壤,土質好壞和肥力是否充足,直接影響到企業能否茁壯成長。”5月8日,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關兆泉在該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公佈18條優化營商環境新措施,其中,跨境貿易便利化實現再升級。

據關兆泉介紹,在跨境貿易方面,山東對礦產品實施“先驗放後檢測”,對因企業提前申報進口貨物而引起的進口日期修改,以及由於裝運、配載等原因造成貨物變更運輸工具的,不予記錄報關差錯。

關兆泉稱,對大宗資源型商品、食品、農產品進口企業關稅保證保險保費給予不超過30%補貼。2020年6月底前,山東免收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等政府定價收費標準降低20%,取消非油輪貨船強制應急響應服務及收費,減半收取鐵路保價、集裝箱延期使用、貨車滯留等費用。

同時,山東將繼續拓展中國(山東)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功能,方便企業快速辦理跨境結算、貿易融資、關稅保證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業務。2020年6月底前,全面推開外貿企業出口訂單融資封閉賬戶運行管理試點。針對包括外貿出口、新興產業領域在內的工業企業,山東將根據企業環保績效實行差異化管控,嚴禁執法“一刀切”,不採取全面停工、停產措施。

山東日前印發的《跨境投資貿易流程再造實施方案》推出“15條”,打造更優質的投資貿易環境。濟南海關副關長姜銘告訴記者,“15條”中的部分措施已進行初步探索。比如,在加強國際通關合作方面,2019年年底,濟南海關在山東率團訪問日韓期間與韓國釜山海關達成了關際合作備忘,就貿易便利化、信息互換及中韓FTA施行等6個領域建立了高效順暢的合作機制。

姜銘表示,深化關際合作已成“潮流”,濟南海關將持續優化山東與日韓之間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中韓海關間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合作,構建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進智能審圖合作,創新多式聯運模式,拓展海上絲綢之路,鏈接東北亞經濟圈,密切合作配合,形成合作共贏。(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