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所以美俄之間談不妥,兩國自身的問題固然存在,但是美國似乎更想拉中國"下水",美國國務卿蓬佩奧4月中旬曾經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通電話時提到,如果想要續簽《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那麼必須包含中國,否則就沒有談判的必要。冷戰結束後,雖然世界格局已經不像美蘇爭霸時期那般兩極對立,但美俄兩國的核武庫明顯過於龐大,已經遠遠超出了用於核威懾的實際需求,加之保養和維護核武器同樣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所以美俄兩國選擇的解決方式是"共同裁減戰略武器數量",這纔有了諸多條約的簽署。

據美媒5月7日報道,美國五角大樓一名匿名高級官員對外稱,美國和俄羅斯再次討論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到期後是否續簽的問題,但是雙方的談判陷入了停滯,美國的核問題專家已經明確表示,按照如今的情況來看,美國不準備續簽該協議,也不準備再與俄羅斯就此條約展開談判。
(美國拒絕續簽《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並加大力度部署巡航導彈)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英文:New START、俄文:CHB-III),是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簽署的一份雙邊性質的削減戰略武器的協議,由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於2010年4月8日簽署達成,並從次年2月5日正式生效。
之所以稱其爲"新"條約,主要是該協定替代了2009年12月5日到期的"舊"削減戰略核武器條約,條約的效力將會持續10年時間,並將於2021年2月5日到期作廢。
(協定簽署後,奧巴馬和梅德韋傑夫握手以示友好)
該條約將會嚴格限制美俄雙方部署的核武器數量,核彈頭數量不得超過1550枚、發射核武器的工具數量不得超過800架、部署的洲際導彈不得超過700枚、部署的潛射彈道導彈不得超過700枚、部署的可掛載核武器的轟炸機不得超過700架。如果條約到期,根據美俄雙方的意願可以額外延期5年時間。
(條約限制美俄兩國之間的戰略武器部署量)
冷戰結束後,雖然世界格局已經不像美蘇爭霸時期那般兩極對立,但美俄兩國的核武庫明顯過於龐大,已經遠遠超出了用於核威懾的實際需求,加之保養和維護核武器同樣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所以美俄兩國選擇的解決方式是"共同裁減戰略武器數量",這纔有了諸多條約的簽署。
需要注意的是,隨着《中導條約》在2019年已經實質上作廢,《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是如今美俄兩國之間唯一有效的戰略武器的限制協定,也是阻止爆發世界性核戰爭的"最後希望",但是由於美國的不配合,《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即將成爲明日黃花。
(如今美俄戰略武器的數量已經遠遠超出了核威懾的需求量)
之所以美俄之間談不妥,兩國自身的問題固然存在,但是美國似乎更想拉中國"下水",美國國務卿蓬佩奧4月中旬曾經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通電話時提到,如果想要續簽《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那麼必須包含中國,否則就沒有談判的必要。
隨着中國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各國再也不像過去那樣輕視咱們,只能選擇收起過去的偏見重新正視中國,美國害怕在和俄羅斯鬥得兩敗俱傷的時候被中國佔了便宜,所以如今每一步的抉擇都格外慎重,生怕自己"世界老大"的位子被人搶了去。
(戰後世界的軍控體系均由美蘇和美俄製定,中國貿然插手只會陷入被動)
但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都不太可能說服中國加入本就是美蘇(俄)之間的軍事協議框架,中國即使軍事實力再強大,目前的核武庫和美國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比核彈數量可能只是個零頭),擁核國家多了去,爲何美國偏偏只找中國的麻煩?作爲世界上擁有最大和最先進核武庫的國家,美國應該積極履行核裁軍的使命和職責,而非顧左右而言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