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出禁令

  2009年中国就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雄厚资金支持下科学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中国也率先实现了对船舶的绿色回收。与接受国外废船带来的经济利益相比,防治环境污染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国发出了禁止废船进口的禁令。这一禁令在国际上引起轰动,或将使15国损失超百亿,联合国也出面表示希望我们可以收回成命,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辽宁舰前身---“瓦良格”号

  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是很发达的时候,曾经回收过一些国外废弃船只。一方面拆解过程中可以学习先进造船技术,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国内对船只的需求并获取收益。我国曾高价购买过一艘苏联未完工的航母,这艘航母就是大家熟悉的辽宁舰前身“瓦良格”号。“瓦良格”号于1985年开工建造,苏联解体后被划归乌克兰,由于资金短缺被迫于1992年停工。抵达中国大连之后中国对“瓦良格”号航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使其焕然一新。2011年经中国改造和修缮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被用于科研试验。“瓦良格”号的到来,我国得以近距离观察世界先进航母。

  

  中国禁令对南亚国家的影响

  中国禁令一出,将减少全球环保型船舶的回收能力,之前的船东不得不选择印度、孟加拉国、越南等南亚国家的拆船厂来拆解船只。全球拆船业产业重心也将转移到南亚沿海各国,这些南亚国家纷纷开始抢占拆船业的市场份额。印度先于孟加拉国加入《香港公约》,还率先提出绿色拆船,希望争抢更多的市场份额。目前印度的拆船量预计会在未来几年之内翻一番,对本国GDP的贡献将从现在的13亿美元增加到22亿美元,未来对GDP的贡献率预计可达60%。拆船业给印度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还将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未来有望满足印度10%的钢材需求。

  

  日本福岛核污染

  众所周知,2011年的一场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周围的土壤和植物受到核污染被装在垃圾袋里露天存放着,这些“核垃圾”在2019年一次台风中被冲走并流入太平洋,在太平洋一些暖流寒流的助推下最终将放射性元素扩散至整个太平洋。核泄漏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空前的。此前日本曾试图向其他国家出口这些核垃圾,后果可想而知。

  

  中国举措让国人自豪

  不论是废船还是洋垃圾,我国态度的转变再次证明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国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也增强了我国的民族自信心。我国再也不需要那些外国人不要的东西,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自豪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