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走過黃金時代,所謂的金像獎連雞肋都算不上。一地雞毛。

《少年的你》獲得8個獎項,最諷刺的是最佳編劇——

自己抄沒抄,心裏沒點數?

智力低下屬於道德缺陷,反之亦然——

東野圭吾的熱度就那麼好蹭?

由於自身的缺陷,東野的作品很不好改編,被銀幕放大後,缺憾一目瞭然,沒想到《少年的你》東拼西湊票房大賣,還獲得8項香港金像獎——

近年來極爲難得的華語佳作《大象席地而坐》僅得安慰獎:

小說《大象席地而坐》很殘忍:自殺之前,“他本來想就這麼出門,但發現他老婆嘴上有個牙印。我覺得他安眠藥喫得還不夠多才會發現那個牙印。”

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工作無着,被女友嫌棄,像只蒼蠅,敗壞一車人的心情……

對自己夠狠,殘忍纔沒有流於刻薄、惡毒,而是上升爲對生命的悲憫:斷了腿的大象,“用鼻子勾了我一下,力氣真大,然後一腳踩向我的胸口。”

路過養老院,撿到老人的毽子就是不還,來啊,互相傷害啊?

一直被欺騙、傷害的他,獲得一種惡作劇似的快感:

這一段落堪稱影片華彩:當你抱怨社會種種的不合理,是否想過自己也是不合理的原因之一?

不是我說你,這種水平的演技,香港電影金像獎近10年可曾夢見?

片尾女孩先是拒絕踢彭昱暢從養老院撿來的毽子,後來實在是太過無聊,也跟着大家一起踢着玩。

平淡、寫實的豹尾,痛苦、痛悲、痛心:年紀輕輕、遍體鱗傷的人們,只是在重複老一輩的遊戲,沒有任何新的可能。

這也是後浪,你有選擇的權利,比如踢毽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