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訊(主任記者 萬雲成)202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預計達到2.43億人! 隨着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已是當下中國面臨的一個重要難題。而海南省定安縣夕陽紅老年服務中心則因地制宜,積極拓展“越冬及旅居”養老思路,努力搭建養老服務平臺,採取多舉措每年服務上萬名“旅居”老人,並探尋打造規模化養老基地,來積極破解養老這一難道。

海南安定成旅居養老聚集地

海南,有着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和唯一的熱帶島嶼省份,這裏彙集了最優質的空氣、陽光、海水、沙灘等各種資源,一年四季鮮花盛開美景常在,成了中國人養老的首選。

而海南定安縣其優美的海島環境及獨特的地理位置,吸引着老人們前來居住、養生、度假。據統計,僅定安縣定城鎮塔嶺新區21個旅居小區,就有15000多名“旅居”老人,而這些“旅居”老人,大多是在每年的9月中旬以後來到定安,直到來年的五一開始陸續返回老家。

夕陽紅老年中心形成常態互助模式

僅管海南安定縣已成爲旅居老年人的聚集地,但這些老人由於背井離鄉沒有子女陪伴,其喫、住、行、醫以及精神娛樂等方面存在很多困難。與此同時,來定安縣的旅居老人,大部分是退休職工,他們既不想成爲家庭和社會的負擔,也希望能自己有生之年發揮餘熱,讓自己晚年過的更充實!

夕陽紅負責人付子云先生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

2013年,海南省定安縣夕陽紅老年服務中心應勢而生,是一家非營利的社會組織,其通過老人“互助管自己、快樂過晚年”的模式,進行實踐性運作,據瞭解,該中心先以社區爲單位,動員和組織社區老人,並組織有專業特長的老人成爲志願者,帶動社區包括旅居老人在內的更多老年人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如:打拳、練劍、唱歌、跳舞、書法、繪畫等形式豐富老年生活,讓老人們形成一個互幫互助的團體。

夕陽紅老年中心搭建養老服務平臺

爲服務定安縣的旅居老人,夕陽紅老年服務中心還傾搭建了養老服務平臺,給旅居老人充分尊重和關愛,實現旅居老人“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來助推海南經濟和諧發展。 送病人醫治 慰問看望孤寡老人

夕陽紅老年服務中心傾搭建的養老服務平臺日趨完善,已形成常態性互助模式,其每年義務開展的各類服務活動,讓廣大老百姓受益匪淺,其服務內容既有元旦、春節晚會、三八節等文藝演出,又有老年義診、免費體檢、健康講座等,甚至還組織社區成立學雷鋒志願者服務組,進一步照顧和幫助困難者等,把溫暖送給旅居老人們。

每年服務12000多名旅居老人

近年來,在夕陽紅老年服務中組建下,服務中心組織人才旅居老人成爲志願老師、志願教練等,不僅在社區開展定點晨練、晚間娛樂等常態式活動,讓千多老人蔘與其中,還在各小區及社區開展文藝演出,進一步促進了地方文化發展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在這個大家庭裏,老人們相互幫助,已形成了左鄰幫右舍、樓上幫樓下、年齡小的幫助年齡長的社會風氣,並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活動站老師鄉村聯歡會

支教 關心下一代 爲貧困兒童織毛衣

目前,該養老服務平臺以形成完整的組織架構,擁有大型藝術團體一個,活動隊伍40支。由志願者組成的領導者成員200多人,常態性的參加活動的成員約在3000人左右,活動區域爲海南省定安縣塔嶺新區18個居民小區,涉及服務旅居12000多人。

服務中心希望打造最大養老基地

經過六年多的發展, 定安縣夕陽紅老年服務中心已經把旅居老人及當地老人融合在一起,併發揮了四大積極作用。

一、在互幫互助下,促進社會長治久安。

二、開展有益活動,豐富老年生活。

三、及時幫扶,解決子女應急問題。

四、發揮服務作用,促進養老信息交流。

“中國老齡化社會問題多,各社區都有數家幼兒園、託兒所,唯獨沒有照顧老人的託老機構。老人和嬰兒一樣,都是弱者,80歲的老人相當5歲的孩子,需要人們照顧,而且要比照顧孩子還要困難!我們希望政府能夠在社區內按居住人口多少,按老人佔社區人口比例多少爲依據,建設適當規模的託老所、養老院,以此來完善養老託老機構,如果沒有配套的養老、託老機構,老人們晚年生活會很悲涼。爲此,我們懇請政府能在以市、縣、鎮爲單位定點建立養老基地,讓該區域需要和願意入住養老基地的老人,集中在一起實現集中抱團互助養老。”面對近年的成績,該中心負責人付子云告訴記者 ,解決中國養老難的難題,其實任重而道遠,僅靠社會組織,其力量遠遠不夠,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來開拓一條養老的創新之路,尋找養老最佳模式,夕陽紅老年服務中心希望打造海南乃至全國最大的旅居養老基地,以點帶面來解決社會養老難題,爲緩解中國老齡化問題做出一份貢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