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N的没落

  “伊势”号战列舰,舰长219.62米,舰宽37.71米,满载排水量38662吨。主炮:四一式35.6厘米连装炮6座,副炮:50口径三年式14厘米炮单装20门。

  “长门”号战列舰,舰长224.9米,舰宽34.59米,满载排水量42850吨,3架零式水上侦察机。

  “日向”号战列舰搭载22架水上飞机,满载排水量38500吨。该舰为扶桑级的改良型。30年代中期曾接受了现代化改造,在二战期间因为过于老旧而很少参加大规模的战役。1943年9月被改装成航空战舰。拆除了中后部的四座炮塔,铺装航空甲板,搭载22架水上飞机。做了类似改装的还有最上号重巡洋舰,因在中途岛战役受重创入坞修理,顺便改造为航空战列舰。

  “山城”号战列舰,全舰长224.94米、宽34.6米,满载排水量43580吨。3架水上侦察机。“山城”号战列舰,6*双联装四一式35.6厘米/45倍径主炮、12*单装四一式15.2厘米/50倍径副炮。

  “山城”号战列舰,4*单装7.6厘米/40倍径高射炮、6*单装 53.3厘米鱼雷发射管。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爆发,山城号和扶桑号成为第一游击部队第三部队的主力,由西村祥治中将率领下在10月24日晚上闯入苏里高海峡,与美国舰队交战。“山城”号被鱼雷艇所发射的鱼雷命中,弹药库发生大爆炸,于10月25日晨沉于海底。

  “武藏”号战列舰,是二战期间日本海军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二号舰,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之一。舰长263米,舰宽38.9米,满载排水量72809吨。主炮为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3联装主炮塔三座,两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

  “武藏”号战列舰的副炮采用从最上级重巡洋舰改装时拆下来的60倍径155毫米舰炮12门(四座三联装),炮塔重150吨,设有25毫米装甲板。最大射程(45度仰角)27,400米,最大射高12,600米,射速5-7发/分,每门炮备弹150发,采用基线8米的测距仪。

  “武藏”号战列舰是是整个战列舰史上最厚重的一艘之一,该舰的装甲带还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其舷侧410毫米装甲呈20度内倾角,舷侧装甲倾角在最后一代战列舰中是最大的,武藏号中甲板边缘处的230毫米装甲也带有7度的倾角。大大提高了武藏号装甲的抗弹性。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