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的野心很大,一心想喫掉中國這塊大肥肉,所以還來不及部署柬埔寨的事務管理,在解散法國軍事武裝之後,日本政府鼓勵西哈努克爭取名義上的獨立,西哈努克知道,這種獨立無非在日本政府控制之下,於是西哈努克時任一位沒有實權的國王。然而,這樣一位深受柬埔寨人民熱愛擁戴的國王,在晚年奪回政權之後,卻選擇了留在中國的北京度過他的餘生,這不禁讓人感到十分奇怪。

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是一個極美的地方。作爲柬埔寨對外的窗口,即使你不開濾鏡,在西哈努克港一樣能拍好碧水藍天、雲興霞蔚的意境。作爲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柬埔寨王國先後被法國、日本等國家佔領。在經歷長期的戰爭以後,柬埔寨能夠宣佈獨立,成爲一個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實屬不易。而這一切,多虧了前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西哈努克就如西哈努克港一樣,在柬埔寨的獨立之路上畫上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然而,這樣一位深受柬埔寨人民熱愛擁戴的國王,在晚年奪回政權之後,卻選擇了留在中國的北京度過他的餘生,這不禁讓人感到十分奇怪。

作爲一位統治者,西哈努克表現出的不是對王位的渴求,恰恰相反的是,西哈努克在爲柬埔寨王國實現獨立之後,對王位可謂是百般推辭。並且,西哈努克的即位也是一個偶然。

西哈努克的外公是當時的柬埔寨國王,按照君主立憲制,西哈努克怎樣也想不到自己會是下一任國王。西哈努克的外公死後,王室因爲繼承王位一事起了爭端。法國駐印度支那總督決定,既然都拿不定主意,就讓西哈努克上任吧!當時的西哈努克在法國學習,年齡在王室裏最小,而他自幼得到父親的悉心栽培,在音樂和美食方面也剖有見解,並且西哈努克有着王室純正的血統。由此看來,選西哈努克當國王,必能深孚衆望,又不影響法國對柬埔寨的統治。

值得一提的是,正值風華正茂的西哈努克十分抗拒這塊“天上掉下的餡餅”,寧願待在法國繼續學習,也不願意回國繼承王位。這使他的父親十分懊惱,最後西哈努克的父親以死相逼,這才使得兒子乖乖就任。由此可以看出,早年時的西哈努克便不求富貴和權勢,一心向學,實屬難得。

二戰時期,可憐的小國柬埔寨完成“轉接”,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的野心很大,一心想喫掉中國這塊大肥肉,所以還來不及部署柬埔寨的事務管理,在解散法國軍事武裝之後,日本政府鼓勵西哈努克爭取名義上的獨立,西哈努克知道,這種獨立無非在日本政府控制之下,於是西哈努克時任一位沒有實權的國王。

二戰之後,日本戰敗,法國軍隊重新入駐柬埔寨,企圖重新掌控柬埔寨的政權,此時,爲了真正的民族獨立,西哈努克無畏地和法國政府作鬥爭。另一方面,西哈努克還與多國建交,希望得到幫助,給法屬當局施壓。西哈努克毅然丟棄了王位,選擇做一個革命者,聲稱“

在沒有完全獨立之前,我絕對不會返回首都”。

西哈努克多年的不懈努力沒有白費,在1953年,柬埔寨王國迎來了獨立的新時代。一時間,舉國歡慶,人民將他擁戴爲“獨立之父”。

但西哈努克很快發現,如果自己繼續當柬埔寨的國王,恐怕實權會被削弱,此時的柬埔寨正值內憂外患之際,需要外交,需要攘外安內。於是,西哈努克再次將國王之位禪讓給了自己的父親蘇拉瑪裏特,而自己擔任外交大臣兼首相等多職,爲柬埔寨的外交方面做出來許多實質性的貢獻,其中便有順利實現“社會主義共同體”,與中國完成建交等等。

直至1960年,西哈努克的父親逝世,王位繼續空懸,爲了民族獨立,西哈努克廢除了君主立憲制。十年之後,西哈努克的表兄弟施裏瑪達連同美國黨派一起,發動了對柬埔寨的政變,西哈努克時造訪俄羅斯,不料被罷免了首相之位。其表兄弟還揚言將他處死。政變發生之後,俄羅斯幫助西哈努克抵達中國。中國向來講究待客之道,對於西哈努克的遭遇,中方深表同情,在國際上堅決認爲西哈努克是柬埔寨王國唯一領導人,同時幫助西哈努克奪回政權。西哈努克十分感動,五年之後,西哈努克重新奪回王位回國之後卻再次落難——柬埔寨王國中紅色高棉革命黨掌控實權,想置西哈努克於死地,中國政府給其政黨施壓,西哈努克才免遭此劫。

年邁的西哈努克再也無心從政,選擇回到中國,由於西哈努克掌權時期與中國關係尚好,中國政府表示歡迎西哈努克的到來。之後的西哈努克懷着對中國的熱愛,平靜地度過了他的餘生。

西哈努克雖然臨終前與柬埔寨人民無緣相見,但在逝世後其靈柩還是被運往柬埔寨,西哈努克帶着民族獨立的堅定信仰,回家了。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贊、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