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刺“病竈” 良方促長效

——看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如何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5月5日,隨着省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撫州市委、市政府反饋督察情況,省委、省政府對南昌、景德鎮、贛州、上饒、撫州5個設區市開展的環境保護督察告一段落。至此,我省實現第一輪省級環保督察全覆蓋。

仔細梳理這次5個督察組的反饋意見,記者發現:一些環境違法問題被曝光、被查處,一些失職失察的官員受到嚴肅處理,一些事關民生的環境問題得到了解決,一些地方單位負責人感到的環保壓力越來越大……所有這些,再一次讓羣衆看到了省級環保督察的巨大威力,也激發了大家對環保督察更高的期許。

怎麼督?

重在督政 壓實責任

2018年11月至12月,一場綠色風暴在南昌、景德鎮、贛州、上饒、撫州5個設區市掀起,省環保督察組對這5個地方進行爲期24天左右的集中督察。

這次督察的內容很明確,包括中央和省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解決情況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環保督察將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作爲督察的重點,督察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情況,特別是制度建設、責任追究、長效機制建立等。

督察組指出,5個地方普遍存在生態環保壓力傳導不夠的情況:

南昌市縣區發展目標管理考覈中,存在生態環保與經濟發展考覈權重差距大情況,且生態環保考覈差異化有弱化趨勢,環保部門能力建設薄弱,部分園區環境保護職能有待進一步理順。

景德鎮市生態環境隊伍能力建設基本沒有改善,即使在2017年市政府被原環保部約談、生態環境監管壓力驟然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市縣兩級隊伍規模依舊不變。

贛州市在礦山開採過程中,礦管、安監、水保、國土、林業、環保等部門責任不清,存在重審批輕監管的現象,礦山生態破壞嚴重,後續生態修復存在監管盲區。

上饒市各職能部門“單打獨鬥、各自爲政”的現象仍然存在,全市畜禽養殖禁養區退養、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水庫退養等問題部門協同作用發揮不夠好,存在問題較多。

撫州市部分縣(區)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決策部署不及時,環保監管能力建設不力。

一些地方黨委、政府及相關負責人因環保不作爲、亂作爲而受到了問責。據統計,這次環保督察共責令整改1628家,立案處罰199家,拘留22人,約談436人,問責23人,罰款金額約1269萬元。

察什麼?

動真碰硬 直面問題

督察組堅持發揮羣衆的力量,一入駐就通過當地黨報、電視臺、政府網站公開舉報電話和信箱,廣開言路。進駐期間,督察組共受理羣衆投訴舉報2211件,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通過聽取彙報、受理舉報、個別談話、調閱資料、走訪問詢、下沉縣(市、區)督察等一系列不同尋常的“亮劍”,督察組一針見血地刺破了地方環境保護存在的“病竈”,發現並指出了一批“老大難”的環境問題。

南昌白水湖污水處理廠、灣裏區羅亭污水處理廠的污水收集率低,進水量遠低於設計規模,每年投入的大量財政資金沒有發揮應有的環境效益。樂平市宋家山垃圾填埋場內部管理鬆懈,污泥壓濾設施長期不用,轉輪鏽跡明顯,2018年只有5天使用記錄,污泥去向不明。章源鎢業、江鎢世泰科等5家公司鎢渣等危險廢物積壓堆存達1.6萬多噸,且在逐步增加,存在風險隱患。鉛山縣篁村螢石礦被2017年國家“綠盾”專項行動列爲應整治的違規項目,督察組現場查看時,發現礦區內有人員正在作業,自然保護區內違規項目整治不到位。金溪縣、宜黃縣、樂安縣、廣昌縣、南城縣工業園區均未建成在線監控一體化平臺,環境監管難度較大。

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此次督察,地方黨委政府做到了立行立改,一大批環境問題得到了解決,一批歷史遺留環境問題得到重視,人民羣衆獲得感明顯提升。

如何改?

開出良方 推動整改

督察組對發現的問題線索進行梳理,按有關規定向5個設區市進行移交,並作出要求:

南昌市要聚焦問題整改,以壯士斷腕的勇氣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以改善環境質量爲核心,努力提升人民羣衆獲得感,嚴格考覈問責,強化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景德鎮市要堅決防止整改工作“一刀切”,禁止搞“一律關停”“先停再說”“以罰代法”,切實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和正常生產秩序;

贛州市要聚焦突出問題,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特別是要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勝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八大戰役,抓好30個專項行動落實;

上饒市要正確處理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係,嚴格考覈問責,強化環境保護責任,依法依規,對督察移交問題開展責任追究;

撫州市要完善黨委政府負總責,分工明確、協調配合、督查有力、嚴格問責的長效機制,對自然保護區存在的違法違規項目,儘快完成整治工作。

針對督察發現問題,結合督察意見和要求,5個設區市將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於30個工作日內報送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並抄送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及時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督察意見反饋後6個月內,5個設區市還將向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整改落實情況。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適時組織開展“回頭看”。

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開展省級環保督察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是推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的現實需要,是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有力抓手,我省從2017年開始,計劃每2年左右在全省開展一遍環保督察,今後省級環保督察將實現常態化。(記者 鄭 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