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7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佈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受不利氣象條件和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等因素影響,山東省環境空氣質量出現反彈,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一季度,全省15市全部上繳補償資金,共需上繳省級16130萬元(威海市暫不參與本年度生態補償,若今年因污染反彈達不到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則年底清算每季度生態補償資金),煙臺市上繳的資金最多,需上繳 1784萬元;東營市上繳的資金最少,需上繳528萬元。

3月28日,副省長於國安對秋冬季以來PM2.5、PM10反彈嚴重和濃度排名靠後,且反彈較爲突出的青島、棗莊、煙臺、泰安、德州、聊城6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進行集體公開約談,要求被約談市全力抓好整改,聚焦薄弱環節,深入分析原因,找準問題癥結,制定整改方案,做到每天必爭、每微克必爭,儘快扭轉大氣污染防治被動局面。

經山東省政府同意,印發實施《山東省2019年清潔空氣保障行動方案》,結合省人大“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組織開展全省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檢查。印發實施《大氣污染重點整治專項行動方案》,4月18日—5月17日,會同省公安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等部門,分兩輪開展爲期1個月的大氣污染重點整治專項行動,強化各有關部門和排污單位的大氣污染防治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