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爲了應對國家的突發情況,朝廷在各地設立了大大小小近千個驛站,這些驛站將近萬人都是爲了這些信件而服務的,其中,能夠享受八百里加急服務的,都是來自於邊關將軍或皇帝的口諭,每當遇到緊急萬分,例如邊疆出現緊急戰況的時候,這種信件就會被送出。而且,在那個時候,所有這種信件都是最爲重要的,即便是遞送人耽擱了,都要重罰,更不要提強盜搶劫這種信件,那時誅九族的事情,同樣的,在遞送這種信件的時候,馬和人都可能出現傷亡,這一切的措施都只是爲了保證遞送的加急信件的傳遞速度。

大家好,我們的文山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什麼是‘八百里加急’?放到現代,它來的可能比你的快遞還要快!
我們常在古裝影視劇中看到所謂的‘八百里加急’,這個八百里加急究竟是什麼?它在什麼情況下才會被使用?最重要的是,這個八百里加急究竟能急到什麼程度?它能有多快?
衆所周知,大天朝的土地遼闊無比,古時候的人們由於通信不發達,寄送的信件經常要數月乃至以年爲單位的時間才能夠送到,但是,這種效率對某些緊急的事態很明顯太過緩慢了。
於是,爲了應對國家的突發情況,朝廷在各地設立了大大小小近千個驛站,這些驛站將近萬人都是爲了這些信件而服務的,其中,能夠享受八百里加急服務的,都是來自於邊關將軍或皇帝的口諭,每當遇到緊急萬分,例如邊疆出現緊急戰況的時候,這種信件就會被送出。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中國古時候的邊疆戰事大多在西北部河套走廊一代,如隋唐這般疆土曾經延伸到裏海之濱的我們先不計算。
單說從玉門關發出信函,到達京城皇帝手上,這個八百里加急能有多快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個加急的速度和行事方式。
所有的加急件都會在信件上標註‘馬上飛遞’的字樣,這直接告訴了所有驛站,拿到這種書信必須以每天至少三百里的速度傳送,有時候根據情況,這個速度可能會增加到五百里,六百里,乃至八百上千裏。當時的交通工具只有馬匹,因此所有的驛隸隨時都要保持坐騎的狀態,基本上是一個驛站換一匹馬,而人的喫喝就全在馬背上解決了。
爲了防止因爲馬匹而影響速度,因此驛站設立的距離被嚴格把控,從漢代的30裏一驛,到唐代增加的水澤,再到宋代的20裏馬歇亭,60裏的遞鋪,而後是明代加設的10裏一個的急遞鋪。
而且,在那個時候,所有這種信件都是最爲重要的,即便是遞送人耽擱了,都要重罰,更不要提強盜搶劫這種信件,那時誅九族的事情,同樣的,在遞送這種信件的時候,馬和人都可能出現傷亡,這一切的措施都只是爲了保證遞送的加急信件的傳遞速度。
因此,最快的時候,即便是馬匹也可日行千里,即便是邊疆戰事緊急,在八百里加急的情況下,遠在京城的皇帝最多也就三天就能知曉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