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萧西之水

明治维新前15年:各种路线斗争与派系矛盾,天皇结成势力进行反攻

孝明天皇像,他是日本第121代天皇,明治天皇之父

进入明治时代,高喊“王政复古”“皇国永荣”的维新志士摇身一变,成为新政府官员,他们旋即意识到问题:天皇“神权”是明治政府合法性的来源,但想仿照西方建立近代政体,又不能让天皇拥有帝王独裁权。换言之,天皇要以名义权力保证明治政府正常运转,却又不能实际具有世俗权力,以免干预明治政府的实际工作。

或许对于民众而言,明治政府从根本上改良了这个国家的治理模式与产业机构,但只从明治天皇的眼里来看,明治政府与江户幕府都在想方设法限制自身权力,自己的名义权力在具有实权的政治家眼中难以伸张。但谁承想当年共同作战的维新志士,却很快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内斗。

明治维新前15年时间里,日本虽然也在推动各项改革,但日本政治主色调却是路线斗争与派系矛盾。1873年10月,日本政府围绕是否派遣西乡隆盛出使朝鲜半岛产生争论,最终西乡隆盛一派被迫下野;1877年,由于不满明治政府大规模废除旧武士“铁杆庄稼”(家禄),西乡隆盛纠结军队发动“西南战争”,最终兵败身死;1881年,试图尽快建立“英式”宪法的大隈重信由于路线不同而被赶出政府。

一次次政治斗争下来,明治政府逐渐形成了以原长州藩、萨摩藩官员为主的主流政治家派别,明治年间曾担任首相的7人里,有5人来自这个派系。至于其他曾经参与倒幕运动的藩,如原土佐藩、佐贺藩、熊本藩等旧维新志士则逐步被排挤出去。为了重获政治权力,这些人分为两途:诸如板垣退助、大隈重信等拥有近代宪政思想的政治家退居民间组建政党,呼吁日本国会早日成立;而倾向于“尊王攘夷”的政治家则进入宫中,成为明治天皇身边的“宫中”集团一员。

明治维新前15年:各种路线斗争与派系矛盾,天皇结成势力进行反攻

描绘明治时代西南战争的浮世绘,出自月冈芳年的《明治小史年间纪事》系列

1877年8月29日,宫内省新设“侍补”一职,主要负责“君德辅导”,即明治天皇的日常教育,到1878年3月,共有10人成为“侍补”。从身份来说,这些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土方久元、军人谷干城、思想家佐佐木高行都是原土佐藩志士,锅岛直彬是原佐贺藩藩主,元田永孚是熊本藩的“国学者”,均各自拥有一定政治地位。明治维新以后,这些人的政治地位都显著降低,如今天皇成为自己的“学生”,曾经的倒幕志士群体当然要发挥明治维新最大的政治正确——“尊皇”来争取政治权力,而天皇也在“侍补”本身具有的政治实力衬托下具备起实际权力,双方互为表里。

随着明治天皇逐渐成熟,他也试图利用“宫中”集团来扩大自身影响力。1878年5月底,明治天皇希望“侍补”佐佐木高行就任工部卿,然而这个职位却授予了伊藤博文的密友井上馨;1879年3月,天皇在政府内部公布“勤俭爱民”圣旨,要求政府适当削减官僚开支,“厚待民生”,在经济发展尚不顺利时不要修建大量政府官舍,一时间(皇)宫(政)府矛盾甚嚣尘上。

7月,“宫中”集团重臣元田永孚起草一份《教学圣旨》,抨击明治维新以来教育理念一味追求“文明开化”,却搞得“舍本逐末”“伤风败俗”,要求重新在教育中加入“道德之学”、培养民众的“仁义忠孝之心”。

之所以批评教育理念,是因伊藤博文正在主导推动新的全国性教育法案,试图引入西方学校制度与教学内容改造日本,而元田永孚意在以天皇权威压制伊藤博文。怎知伊藤博文看到《教学圣旨》草案后,随即撰写一篇雄辩之文《教育议》,斥责元田永孚为“喜议空论”的“政谈之徒”,陈明“西学”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逼迫明治天皇废掉《教学圣旨》草案,而改由明治政府发布以西式教育体系为主的《教育令》。

明治维新前15年:各种路线斗争与派系矛盾,天皇结成势力进行反攻

洛伦兹·冯·施泰因,德国学者,日本明治宪法重要的精神导师

伊藤博文意识到皇权逐步觉醒,“侍补”官职的危害日渐增大,便在10月13日操纵废除了“侍补”一职。但有趣的是,废除“侍补”职位并不代表废除了10位“侍补”的实际权力,事实上明治天皇还好生安抚道“虽然侍补废官,尔等心中所想仍应无虑上达天听”,进而将元田永孚等人留任为“皇后府大夫”,继续团聚在天皇周围,形成为天皇争取“亲政”的重要势力,也成为日本高层政界重要的“保守派”。

1880年代最后两年的“天皇亲政运动”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效果,却从根本上解决了天皇从幕末以来的尴尬处境,让天皇获得一批拥有实际权力的旧维新志士,而接下来数年里,天皇与“宫中”集团给伊藤博文等主流政治家造成了巨大麻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