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積極投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着重培養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擴大教育開放,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提升我國教育的世界影響力。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積極推動大平臺+戰略,以平臺化方式匯聚全球創新要素,抓住“一帶一路”的機遇和歷史使命,提出構建以“平臺對平臺”“學校+企業”爲核心模式的“一體兩翼”國際教育合作創新網絡,促進中歐/中澳/中新產教融合+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建設項目向“大平臺+”轉型升級,賦能學校發展,力爭爲解決全球教育挑戰提供中國方案,推動中國教育走向世界。

2018年7月,在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與新西蘭教育部部長克里斯.希普金斯的見證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與新西蘭政府間夥伴關係辦公室簽署了《關於促進產教融合創新發展合作的安排》。項目進一步升級爲“中歐/中澳/中新產教融合+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建設項目”。從“中英”到“中歐/中澳/中新”,項目不斷拓展爲向平臺化演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大平臺+”戰略的整體設計下,中歐/中澳/中新產教融合+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建設項目將利用其覆蓋多國家和多專業的優勢,實現院校資源的有機整合,推動跨產業跨地區的信息交流和產教融合,打造信息共享、立體互通的網絡結構,使項目向平臺化演化升級,更好匯聚資源,推動國際教育交流和產教融合事業。

項目在平臺化升級過程中,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搭建全球化教育交流平臺,更好地服務於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目前,項目已係統引進並改造人才培養方案156套,從機制、理念、政策支持、配套資金等方面全套引入全球優秀的創新創業孵化機制,着力打造國際化、全英語學習氛圍,構建考研、留學、就業、創業等多維度、全鏈條國際人才服務體系。

同時,進一步開拓國內外院校平臺資源,採用“一校一策”理念積極對接優勢互補的國內外高校,依託國內外教育行業的合作平臺,包括英國國家學歷學位評估中心(UK NARIC)、愛爾蘭高等技術教育協會(THEA)、新西蘭政府間夥伴關係辦公室(G2G Know-How)等,實現院校資源的全覆蓋,打造全球化教育交流平臺。

爲推動項目向平臺化演化升級,中歐/中澳/中新產教融合+高水平應用型高校建設項目將積極整合行業企業、院校、科研院所等資源,推動國內外產學研資源深度融合,以產業需求帶動教育轉型,以教育改革促進科研發展,以科研成果推動產業發展,形成良好的循環生態。

一方面,強調企業的重要作用,加強企業的參與深度,通過“引企入校”建設校內外實訓實習平臺,與合作高校聯合推動產教融合深化發展。目前項目已建立京東集團校內實訓基地、全國工商聯房車專業指導委員會國際房車營地校內實訓基地、清華啓迪產業園校外實訓基地,並聯合智聯招聘、英標國際制定國際對標實習培養計劃,要去學生在一學期內完成國際職業技能實訓課程(6門課程,行業導師)、對口崗位輪崗實習(6個月,崗位導師)、技能測評和人社部證書、就業推薦服務。

另一方面,匯聚整合國內外院校、企業等多元參與主體的資源,探索全新創新創業模式,通過立體教育培養創新型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圍繞地方產業升級發展需求,動態調整教育專業結構,優化教育佈局,推動產學研一體,更好的服務區域經濟和產業轉型發展。目前項目正積極拓展新西蘭院校資源,項目執行方東方宇新近期赴新西蘭國際推廣局、奧塔哥理工學院、Ara坎特伯雷理工學院、懷卡託理工學院、梅西大學等多所新西蘭綜合性大學與理工院校調研,將不斷開拓新西蘭優質教育資源,爲推動項目向“大平臺+”演化升級奠定資源基礎。(供圖:教育部規建中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