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一个班主任在办公室发火了。

他批评学生说:“每年拿着那么多补助,你上课不听讲,什么都不学,作业也不交,科科考试成绩个位数,天天混日子不说,你还打仗?你好意思拿着国家的补助去打仗?”那个学生不说话,也没什么表情,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让老师无语也无奈。后来,家长来了,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家穷,孩子小,不爱学习,管不了,没办法!老师告诉他,这孩子再持续这种状态,读书考学就没有希望了。家长倒不在乎,说:“也不指望他考学了,上学能有补助,就当挣钱了。”

孩子学习不好没关系,学校的各种补助可不能少,因为我穷!

后来,我了解到,那个学生因为是低保户,每学期有寄宿补助,有午餐免费补助,还免资料费。但是,他从不好好学习,上课不捣乱就是他最好的表现。

当老师几十年,教过很多学生,见到的家长也形形色色。近些年,国家对各学习阶段的农村学生的各种补助很多。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农村家长。他们倚仗自己是农村户口,是贫困户,是低保户,心安理得地享受国家各种补助,却从不教育孩子努力学习,自己也不努力劳动来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等靠要”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反正国家不会不管他们。假如有一次补助没有落到他身上,便要找老师,找学校,找教育局,总觉得自己次次应该得补助,没得到,就是老师和学校从中做了手脚。

孩子学习不好没关系,学校的各种补助可不能少,因为我穷!

我们常常感叹:如果贫困补助都换成奖学金,会不会对这些贫困生有所促动?会不会让他们为了得奖学金而努力学习?然而,看到很多贫困生的不思进取、心安理得的样子,又觉得,换成什么都没用!

自古以来,穷人的孩子都早当家,人穷志不穷也是生活在底层的人值得骄傲的气节。可是近些年,我穷我有理的思想却开始在一些贫困人群中滋生,蔓延,自然也影响了他们的下一代。于是,很多农村贫困生长大了,依然是穷人,重复着他们父辈依靠补助过日子的生活方式。

孩子学习不好没关系,学校的各种补助可不能少,因为我穷!

谁能来拯救他们堕落的灵魂和懒惰的肉体啊!

为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欲望,每年学校都要组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班主任也常常家访,跟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改变孩子混日子的学习状态。可是,没有谁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依靠补助活着,已经是他们的人生理想。理想都实现了,还奋斗什么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