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婆自然是清楚男子都喜欢美人,就跟张心远说女方长得可漂亮了,很水灵,也领着张心远远远地看了眼徐文淑,当时徐文淑还和她的妹妹待在一块,媒婆也是顺道一指,张心远根据媒体的描述,也认为自己要迎娶的是长得漂亮的那个,便点头答应了。张心远瞬间就明白了,媒婆原本就是打算把徐文淑的妹妹相给自己,因为担心张心远看不上,便耍了点心眼,而徐家看着长得不漂亮的小女儿,也为她的婚事发愁,现今有个人愿意娶,肯定是喜笑颜开,要快点把小女儿嫁出去。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一大喜事,婚礼结束后,男方正式为人夫,女方正式为人妻,两人琴瑟和鸣,互相扶持,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尤其古时婚姻讲究父母之约,媒妁之言。
在婚礼举办前,男方和女方并不会有过多的接触,大多数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到婚礼当天,两人才正式见面,这期间也会出现不少差错。在民国时期,就有一个男子明知新娘被调包也不退婚,而是继续娶2小妾,让其独守空房数年。
此人便是张心远,出生于19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我国包办婚姻普遍存在,而且很多父母都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基本不去上学堂,大字不识一个,但西方的一些思想与文化已经逐渐传入我国,并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张心远10岁在江西黎川读书时,先后阅读了《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对小说很感兴趣,6年后张心远便开始发表作品了,算是走上了文学的道路。
1912年,因为家道中落,张心远跟着母亲回到了潜山,并且考入了苏州蒙藏垦殖学校,也是在这一年,母亲认为张心远也到了该娶妻的年纪,于是并开始张罗起张心远的婚事。
媒婆为张心远介绍的是当地一位徐姓教书先生的女儿,名叫徐文淑。相过亲的人都清楚媒婆的一张嘴能说会道,只要婚事能成就行,不过张心远在婚前向媒婆提出过,要先看看徐文淑长什么样。
媒婆自然是清楚男子都喜欢美人,就跟张心远说女方长得可漂亮了,很水灵,也领着张心远远远地看了眼徐文淑,当时徐文淑还和她的妹妹待在一块,媒婆也是顺道一指,张心远根据媒体的描述,也认为自己要迎娶的是长得漂亮的那个,便点头答应了。
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后,张心远来到了洞房,掀开了新娘子的红盖头,然后张心远就酒醒了,呆呆的站在那,他娶的根本不是漂亮的徐文淑,眼前的这位较矮较胖,长得并不好看,她是徐文淑的妹妹。
张心远瞬间就明白了,媒婆原本就是打算把徐文淑的妹妹相给自己,因为担心张心远看不上,便耍了点心眼,而徐家看着长得不漂亮的小女儿,也为她的婚事发愁,现今有个人愿意娶,肯定是喜笑颜开,要快点把小女儿嫁出去。
张心远的心中有被欺骗的愤怒,但他并没有大吵,去找媒婆或是徐家讨个说话,张心远还是将徐文淑的妹妹留在了家中,不过张心远一直对徐文淑很冷淡。
后来苏州蒙藏垦殖学校被迫解散,张心远便离家谋生去了。
张心远投靠了在汉口报馆工作的本家叔伯张犀草,并自取了笔名“张恨水”,日子过得不咸不淡,后来张恨水凭着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他在事业上也有了成就,长篇《金粉世家》也收获了很大的反响。
张恨水已不同往日,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和长相漂亮的胡秋霞结了婚,但张恨水认为胡秋霞并不是自己要找到的人,后来张恨水在春明女中认识了一个女学生周淑云,周淑云年轻漂亮还喜欢读张恨水的小说,张恨水也很喜欢她,并娶她做了外室,为其改名叫“周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