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學羣,當初建立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聊過去的事情,回憶當年的時光,可是聊多了,不可能天天都聊這些吧。如果你和同學聊幾句,也許別人會理會你,如果你開口向同學借錢,估計沒有人願意。

王家衛說:“誰都有過去,殺手也有小學同學。”

同學情,一生情,我們都希望珍藏美好的校園時光。大學畢業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抱頭痛哭,特別是那些即將各奔東西的戀人,真的有太多的不捨。在同學錄上,很多人都寫留言“勿忘我”。可是,到頭來,多少同學,已經忘記了過去,慢慢淡出了同學羣。


我是農村的孩子,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在五年前,我在縣城安家了,生活條件也變得更好了。同學聚會,慢慢增多了,小學同學、大學同學、高中同學、初中同學,甚至還有學前班的同學聚會。每一次參加聚會,大家都會建立同學微信羣,幾個特別要好的同學,還會建立一些小的微信羣。

在前年夏天的時候,初中同學聚會,全班四十五個同學,來了三十九個,還有幾個沒有來的同學,也打電話過來問情況,也都聯繫上了。聚會的時候,同學羣裏很熱鬧,一打開手機,照片就霸屏了,緊接着就是紅包雨。有錢的同學,發大紅包,沒有錢的同學,發小紅包,搶紅包是最開心的事情了。

當然,還有人在同學羣裏談理想,談過去的感情。同學阿張和阿花的愛情,被同學們當成了談資,都認爲他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可惜沒有結婚。阿張現在離婚了,還在羣裏發誓,如果阿花願意的話,就一定娶她。

同學羣的羣主,最開始的班長。後來是副班長當羣主,再後來就是學習委員當羣主。誰都不想做羣主,這是爲啥?班長說:“天天有人聊天,太吵了,我是羣主,也不能屏蔽消息,我愛人都有意見了。”羣主換了幾個,聊天的熱度卻慢慢降下來了。

有一天,同學小花在羣裏問:“我想回縣城開婚姻情況證明,哪位同學代勞一下?”小花在浙江打工,回家一趟也是麻煩事情。可是,沒有人接小花的話題,第二天,小花悄悄退羣了,她真的心寒了吧。幾十個同學,在縣城上班的有十多個,可是誰都不願意幫忙。這還是一件小事,要是誰找同學們借錢,那不是更加會寒心?

同學羣裏,從大家熱衷聊天,有說不完的話題,到無話可說,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一開始,很多人曬自己的幸福生活,也有人在大倒苦水,還有人是炫耀自己的經濟實力。現在,老半天也沒有誰說一句話,只是偶爾有人轉發一條自以爲 很有價值的消息。

我不喜歡聊天,也覺得同學羣太吵了,就設置了消息免打擾。偶爾有空,會看看同學羣。但我發現,同學羣,從四十多人,變成了三十八個人。淡出同學羣的人,在增加。

爲什麼同學羣裏聊天的人越來越少?也許是以下幾個原因吧。

1.多年以後,大家都有了家庭,生活也更忙了,沒有時間閒聊。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如果你的思想還停留在學生時代,那麼你就是太天真了,你可以回憶青春美好時光,但是你不能沉迷在青春的時光裏。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到了一定的年紀,生活的壓力就越來越大。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從早到晚,你哪有閒工夫聊天?

很累的時候,連手機都不想看,朋友圈也不去打開了,聽到微信消息的聲音,自己都很煩。選擇把同學羣設置爲免打擾,眼不見心不煩,聽不到才心安。如果越來越多的同學這樣設置,同學羣就變得靜悄悄的了。

2.走出校門,人生經歷各自不同,人生的層次也不一樣了,共同話題少了。

在學校的時候,大家都是學習爲主,提高成績是大家的共同目標,因此聊的話題,很多的共同點。很多同學,在讀書的時候,互相問作業,都可以聊老半天。可是,走出校園,人生經歷,就五花八門。有的人,在農村種地,有的人在城裏開店子,有的人在打工,還有的人一直無業,工作的類型不一樣,那麼大家就有了“道不同,不相爲謀”的感覺,不知道聊什麼纔好。

同學羣,當初建立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聊過去的事情,回憶當年的時光,可是聊多了,不可能天天都聊這些吧?可是 聊現在的人生,別人不會理解你,甚至笑話你。

3.同學羣裏,有一些不真誠的同學,破壞了同學感情。

俗話說:“一粒老鼠屎,毀掉一鍋湯。”一個同學羣,有了一兩個不真誠的同學,估計這個羣,就不得安寧了,誰都不想在羣裏說什麼了。比方說,有人在羣裏聊最近的工資情況,馬上就被人罵了一頓:“你是在炫富吧,你是在貶低我們窮人吧?”被人罵了,下次就懶得說話了。

還有的同學,利用同學羣,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從中謀利益。如果有同學是騙子,那麼整個同學羣,都不得安寧,對這個羣體就感覺很失望了。


4.如果你有困難了,依靠同學,也許會寒心,窮一點的同學,往往被人看不起。

人窮了,親戚朋友都看 不起你。如果你和同學聊幾句,也許別人會理會你,如果你開口向同學借錢,估計沒有人願意。如果有同學願意借錢給你,那是和你關係不一般。

同學聚會,有錢的一桌子,沒有錢的一桌子,雖然說得有點誇張,但很現實。沒有錢的人,都沒有說話的機會,也很自卑,不想開口說話,參加聚會,都是湊數。

5.有的同學,淡出了同學羣;有的同學,建立了小圈子。

越來越多的同學,淡出了同學羣,不再把同學羣當成社交圈。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靠遠方的同學,就不如靠鄰居。那些在外省的同學,估計幾年都不會見一次面,就是外縣的同學,也很少 見到。你去找外地的同學,也許別人不會接待你喫飯,反而躲着你。

部分同學,幾個人很要好,就建立的小圈子,大家在小羣裏說話,疏遠了同學羣。花無百日紅,同學羣越來越安靜,也應該是常事,接受了事實就好。

做人,還是靠自己,當你有錢有勢了,在哪個羣裏說話,都有分量。當然,你真的有錢有勢了,也不想在羣裏說話了,你會放棄無用的社交。

以後,和有情有義的同學常聯繫,和無情無義的同學斷交,自己真誠一點,問心無愧就好。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