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汽門是汽輪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到整個機組的安全運行。某新建機組在試運期間出現主汽閥關閉不嚴的現象,汽輪機在從11%關閉到10%的過程中用時太長,約6min。

一、主汽門結構及工作原理

1、主汽門的結構

圖1爲主汽門的結構圖,主要組成部分有導向杆、閥杆、閥殼、閥座、小閥(預啓閥)、大閥等。當閥門處於關閉狀態時,大閥頂住閥座,小閥(預啓閥)頂住大閥,使得蒸汽無法進入汽機。

汽機主汽門關閉緩慢(不嚴)問題分析

圖1 主汽閥的結構

2、主汽門的工作原理

當要打開閥門時,EH油進入油動機克服彈簧的壓縮力,將主汽門打開;關閉主汽門時,油動機中的油進入無壓回油管路,具體的開度大小通過LVDT及伺服閥來控制。汽輪機在衝轉時,從0-2900r/min升速期間,是通過小閥(預啓閥)來控制蒸汽量,進而控制升速率,這期間小閥(預啓閥)的行程是11.4mm,小閥(預啓閥)全開後,帶動大閥進行開啓,大閥的行程爲105mm,轉速達到2900r/min以後大閥全開,並進行TV與GV的切換。小閥(預啓閥)的進汽是通過閥體套筒上的平衡進汽孔進入,如圖4所示。由於大閥在很小的開度下,就會有很多蒸汽進去汽機,即大閥在很小的行程時,將引起很大的蒸汽量變化。由於小閥(預啓閥)的直徑較小,用小閥(預啓閥)來控制蒸汽量量,控制效果靈敏,且蒸汽量變化穩定。此外,小閥(預啓閥)開啓後可以降低大閥前後的壓差,有利於大閥的順利開啓。

二、閥門卡澀常見原因分析

1、閥杆產生氧化鐵皮導致機械卡澀

閥杆在高溫高壓的運行環境下會產生氧化鐵皮(Fe3O4),致使閥杆與閥杆套筒之間的間隙變小,二者摩擦變大,導致機械卡澀。

爲了查找是否是閥杆與閥杆套筒之間的機械卡澀造成的閥門關不嚴,於是將閥體從本體上卸下。圖2爲主汽閥實物圖,從外觀上看並沒有任何異常。由於無法進一步看到內部結構,決定將閥杆拆下。圖3爲拆下大、小閥(預啓閥)及閥杆後的圖片,圖4爲閥杆及大、小閥(預啓閥)的照片,通過觀察並未發現閥杆上有明顯的的摩擦痕跡。

汽機主汽門關閉緩慢(不嚴)問題分析

圖2 主汽閥實物圖

汽機主汽門關閉緩慢(不嚴)問題分析

圖3 拆掉導向杆、大、小閥(預啓閥)後

汽機主汽門關閉緩慢(不嚴)問題分析

圖4 閥杆及大、小閥(預啓閥)

2、主汽門本身存在缺陷

主汽門在出廠時可能存在製造誤差,於是運用千分尺測量內徑d1(如圖3中所示)及外徑d2(如圖4所示),以確定是否和設計的尺寸一樣。通過測量並未發現任何問題。此外,如果閥杆存在材質及工藝缺陷,運行中閥杆可能會有較大的內應力,致使閥杆彎曲,使得主汽閥卡澀。

3、EH油油質不合格,導致卸油管路堵塞

本機組在試運期間,EH油質不達標即顆粒度始終較大爲6~7級,如果EH油中的顆粒度大,會導致油管路堵塞,致使回油速度慢,進而閥門關閉緩慢。

4、蒸汽不合格

蒸汽品質不合格也會使小閥(預啓閥)及閥杆等部件結垢,使得部件之間的間隙減小,導致主汽閥卡澀。

三、結論

主汽閥卡澀是火電廠常見故障之一,閥門卡澀會造成嚴重的超速事故。特別是在脫離負載的情況下,汽輪機極易超速,甚至引起更嚴重的事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