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了這麼多年電腦,你有沒有發現,電腦桌面上的鼠標光標,居然不是對稱的。這主要是因爲當時的顯示器分辨率太低了,鼠標光標上的像素就像鋸齒一樣,很容易就能被肉眼看見。

用了這麼多年電腦,你有沒有發現,電腦桌面上的鼠標光標,居然不是對稱的。

本文轉載自: 全是黑科技

ID:keji3000

原創: 嘉偉

編輯:亦夕

我一定不是最後一個發現的。

電腦桌面上的鼠標光標, 居然不是對稱的。

來,我給你們放大一點看看↓

那些早就發現的小機靈鬼也別急着得意。

你們發現是發現了,但你們知道它爲什麼不是對稱的嘛?

原因有兩點:

一、像素的原因。

要知道世界所有的圖都是由一個個細小的像素組成的。

如果將我的頭像無限放大,我們最後看的將是這樣的↓

鼠標的光標圖案也不例外。

鼠標的發明者道 格拉斯·恩格爾巴特 ,起初是有意將光標設計成豎直的。

但是在帕羅奧多研究中心的電腦將其開發出來時,卻變成了略向右傾斜的。

這主要是因爲當時的顯示器分辨率太低了,鼠標光標上的像素就像鋸齒一樣,很容易就能被肉眼看見。

所以爲了讓“鋸齒”美觀,當時的設計師選擇讓箭頭左邊的這條邊成垂直像素。

而右邊的那條成45°斜角像素。

這也就意味着, 這個箭頭的對稱軸的角度,是22.5°。

如果爲了讓光標整體對稱。

那麼箭柄的傾斜度就也應該是22.5°,而22.5°的tan值是0.41左右。

tan 22.5°換化成圖形結構,就是BC=CD,AB=BD。

AD與箭頭的對稱軸成平行狀態。

接下來進一步抽象,如果把CD看作是1個像素的邊。

那麼BC剛好也是1個像素的邊。

但AB卻是1個像素之多,卻又不夠2個像素。

所以,從像素上就沒辦法填充出一個成22.5°角的光滑斜邊。

更別說是畫出一個好看的箭柄了。

然而要是多加一點度數,設計成26.57°對稱的話,情況就會變得截然不同。

tan 26.57°值剛好是0.5,使得AB=BC=CD。

這樣,像素在填充箭柄時,只需每橫移1個像素就固定往下畫2個像素就可以了。

邊緣就會變的比較好看。

二、視覺效應。

從視覺上來講,對稱的設計必然看起來很舒服。

但是舒服久了就容易產生視覺疲勞,造成鼠標光標在顯示器上看不那麼明顯。

失去了原本其指向性的意義。

而偏斜的卻不會,再加上光標箭頭本就尖銳。

二者合一,則會給視覺上一記最鋒利的衝擊。

很多彎刀的設計就是這麼理,你品,你細品。

至於鼠標光標爲什麼向左上傾斜,而不是右、右下、左下。

原因也很簡單,多數人是用右手拿鼠標,而光標的主要意義在於替代我們手顯示在桌面上。

所以它要儘可能的模仿我們。

其次,人們看東西時也是習慣從左向右。

不要小看一個小小的鼠標光標,它內涵着很多學問。

光是我今天說的,就有數學、美學和社會學。

我們只是習慣了鼠標箭頭的樣式,纔會固定思維覺得它很平常,但對於創造者來說,鼠標光標的樣式在他腦中是爲零的。

所以,它算得上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設計之一。

只是辛苦一些強迫症盆友了。

對不起,告訴你們了這樣一個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