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苗木栽植的黃金時期。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正確的苗木移栽!
一、季節選擇
春天是最適合種樹的季節,春季移栽樹木也最容易成活。植樹是否易於成活關鍵在於根系、葉片和水分。
早春土壤解凍時含水量較大,這時移栽苗的根系傷口在土壤中很快癒合、長出新根。待天氣變暖,地上部分開始萌動時,給根系及時提供水分,使苗木成活。移栽後及時灌溉,使苗木吸收充足的水分,保證苗木有更高的成活率。

二、苗木習性
移植樹木要根據當年春季的氣候條件和種苗生態習性靈活決定。
1、落葉樹木移植的最佳日期爲土地解凍後樹木萌動前,約3月中上旬,這時移植對樹木的損傷最小,移植不久就進入生長旺盛期,樹木在移植過程中受到的損害恢復較快。所以,3月12日被定爲植樹節也是這個道理。
2、一些需要緊貼發芽期移植的樹種,如法桐,移栽最近時機在4月上旬。
3、一些必須要在苗木開始萌動、頂芽微露綠葉時才能移植,如刺槐、合歡、白蠟、臭椿、紫薇、苦楝等,宜在4月上旬移植,這些樹種樹體冬季含水量少,移植過早氣溫低,短時間內不能恢復生長,易造成枝條幹枯死苗。
三、枝條修剪
移栽樹木時注意剪枝。移栽過程中會損傷樹根,導致樹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而枝葉會大量蒸騰水分,爲了保證水分夠用,提高樹木成活率,需剪掉一部分枝葉。
四、樹幹保護
剛移栽的樹木樹幹要注意保護,最好在樹幹上包滿草繩,外面用塑料膜密封。
樹木包草繩和薄膜的主要作用爲了在夏季可抵擋烈日暴曬,冬季可防治凍傷樹幹,下雨了可蓋水保墒涵養水分。

五、時機選擇
移栽樹木最佳時機是陰雨天氣,原因有以下三點。
1、降低蒸騰作用
2、降低光合作用
3、便於樹木及時補充水分
六、根部處理-帶土
樹木移栽時注意根部帶土。爲了提高植物成活率,樹木移栽時,最好在根部多帶土。松柏類等很多植物需要帶一定土球,因爲其根部已經在土壤裏排列擴散好,不帶土根部不能與土壤全部接觸。
也有很多樹木不需要帶土,比如榆樹類、白蠟類、火赫、金彈子等好多樹木生根力很強,只要帶一部分根就行。
植物在運輸過程中需要保持水分,帶土是很好的保水辦法。

七、根部處理-裸根
裸根移栽樹木時,根系儘量保留多一些。把根系用水泡溼,用塑料袋裝住根部,使根部在運輸中保持水分。栽種時將根系舒展,填滿土後,輕輕上提樹木,然後將土砸實,澆水。
八、根部處理-修剪
爲了便於移栽和提高成活率,移栽大苗往往需要進行根系修剪。
1、挖苗時修剪
當園林工人挖苗時,鐵鍬會給根系帶來許多傷口,要及時把斷根上的傷口剪平剪齊。對鬚根較多的花灌木來說,定植前可以用鋒利的鋤刀將其切齊,不僅便於移栽,還能提高成活率。
2、移植前修剪
在移植大苗的前半年,最好先進行一次切根,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根系的損傷。切根範圍因樹種不同而不同,闊葉樹的切根範圍以略大於樹冠直徑爲準。對檜柏、側柏、龍柏等樹冠呈柱形或圓錐形的樹種,切根範圍應爲樹冠直徑的一倍左右。
3、根系修剪要把握好時機。在一年當中,只要土壤沒有凍結,都可以對根系進行修剪,但以早春新芽萌動之前爲最好。如果準備在早春移栽大苗,則應在頭年入冬前的2至3個月進行修剪,給傷口癒合留出時間。

九、持續維護
有的樹木,移栽後長出新葉子後又慢慢落葉,甚至慢慢從樹尖開始枯死,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初期活得好,不是真正的活,而是樹靠體內原有的養分及水分維持生命的跡象。如果根系沒有養護好,澆水過勤即會腐爛,導致養分、水分輸送不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