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軍控專家楊承軍則認爲,中國核武器數量雖然比核大國少很多,但完全有能力維護國家核安全。8日,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表示,中國應持續打造“小而精”的戰略核力量,適當增加核武數量符合中國國家安全的實際需要。

當前,我國的核力量是否足以應對威脅?對“擴充核武庫”的觀點又該如何看待?

軍艦連續闖入我西沙海域,轟炸機密集抵近臺海、公然宣傳要在亞太部署陸基巡航導彈來對抗來自中國的“導彈威脅”……近段時間以來,美國不斷升級在中國周邊的軍事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上開始出現呼籲我國進一步增強核力量的聲音。

當前,我國的核力量是否足以應對威脅?對“擴充核武庫”的觀點又該如何看待?8日,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表示,中國應持續打造“小而精”的戰略核力量,適當增加核武數量符合中國國家安全的實際需要。核軍控專家楊承軍則認爲,中國核武器數量雖然比核大國少很多,但完全有能力維護國家核安全。

軍事專家宋忠平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研製新型戰略核武器非常有必要。他指出,這主要出於兩點考慮:一方面,當今天下不太平,美國正在打造新一代核武器,這對中國構成的威脅非常大;另一方面,中國的核武器也需要不斷更新換代,“我們維持的是小而精的戰略和批量,一定要做到精。”他強調,這對我們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戰略核力量至關重要。

中國核戰略、核軍控專家楊承軍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當今世界核武器的發展趨勢爲小型化、低污染以及發射平臺的多元化。他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核武器的威力通常都是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噸TNT當量,而這種大當量的核武器使用起來造成的毀傷範圍非常大,如果使用會帶來巨大的附帶毀傷,也會遭到國際社會的譴責。“這種核武器如果打到一個國家的首都或某個大城市,那麼該地就會變成一片廢墟,可謂就是滅頂之災了。這種代價每個國家都承受不起。”

楊承軍進一步介紹道,就發展情況而言,包括美國、俄羅斯在內的核大國都已經成功研發了中子彈和貧鈾彈等戰術核武器。“儘管沒有經歷過實戰的檢驗,但火藥味還是越來越濃了,因爲這些國家都認爲這種戰術核武器是隨時可用的。” 

宋忠平認爲,當美國把小當量核武器作爲震懾中國的主要打擊力量時,中國也需要同步發展更先進的核武器。他指出,不僅是質量,也需要提高一定的數量,這樣纔能有效遏制美國對中國的核打擊、核威懾圖謀。“我們不謀求和美國搞核軍備競賽,但是適當增加核武器的數量符合中國國家安全的實際需要,因爲我們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多,尤其是來自美國。

 東風-41導彈(攝影:範凌志)

在覈武器數量這一問題上,楊承軍的觀點相對更爲慎重。他對記者透露,我國的核戰略是“精幹有效”。“所謂精幹,是指核武器數量、部隊規模精幹;而有效則指的是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能扛得住敵人的第一波核打擊,還能有效進行反擊。”他給記者舉了一個極端的假設:假如美國對中國發起核打擊,雖然中國核武器數量比美國少,但已有的核武器能夠在反擊中把美國“打亡國”,就足夠了。

楊承軍特別強調,所謂核武器的“有效性”大有文章:“怎麼纔能有效?多大的數量、什麼樣的突防能力、什麼樣的毀傷效果、什麼樣的命中精度才能做到有效?這裏頭的內涵太豐富了。”他告訴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我國核政策的其中一條核心內涵是,永遠不與核大國比數量、比規模,“目前我國的核彈頭數量是三位數,但我們的生產能力、潛力都沒有問題。”他說。

在談到我國核武器的質量這一問題時,宋忠平認爲,我國核武器的質量目前不如美俄,所以中國有必要強化核武器的質和量,適度地增加核力量。但楊承軍則持不同的觀點,他表示,我國的核武器在質量上“絕對沒問題”,“我們核武器的生存能力、抗核打擊能力、突防能力以及快速反應能力都沒問題。如果有國家膽敢對中國動使用核武器的念頭,我們有充分的自信讓它受到滅頂之災的核報復,基本上能夠把這個國家掃平了。”

“中國永遠不希望在人類歷史上出現核戰爭。”楊承軍說,“中國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

楊承軍說,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核力量的建設與發展,縝密組織了對我國核力量在數量及規模上的研究、論證和計算。這其中就綜合考慮了中國核武器的發展數量、生存能力、發射成功概率、突防能力、成爆概率、服役有效期、運載工具、基本火力單位數量規模、生產能力及發展潛力等多種因素。

他說,中國的核思想、核政策、核戰略,以及核武器的建設目標與運用原則都是非常明確的,中國核武器數量雖然比核大國少很多,但非常有效,完全有手段、有能力維護國家核安全。“我們有一羣具有家國情懷的將軍、專家,日日夜夜守護着祖國的核安全。大家不必擔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