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豫西八大碗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明兰给顾二叔纳妾,凭的是什么?多个女人,就不怕给自己添堵?难不成,凭的是顾二叔铺天盖地、波涛汹涌的爱?
我一看网友们的评论就乐了,这不跟我当初读《浮生六记》时一样么!
沈复在《浮生六记》的首卷《闺房记乐》中,就写了妻子陈芸主动为他纳妾之事。陈芸“痴心物色”,要求还挺高,须得“美而韵者”。美已经不容易了,还得有气质,这是侦探挖掘明星的节奏啊。
这个高门槛,可不是陈芸的缓兵之计。因为第二年,她就找到了憨园,一个被沈复形容为“一泓秋水照人寒”的风尘女子。又是结为姊妹,又是以翡翠钏相赠。
后来“憨为有力者夺去,不果。芸竟以之死”。因为替丈夫纳妾不成功,而导致旧疾发作,一命呜呼,这……
虚构的明兰也好,真实的陈芸也罢,这么主动替丈夫纳妾,真不怕吗?说实话,在古代,妻子还真不怎么怕。
这就得从妾的来源开始说起了。《说文解字》记载:“妾,有罪女子……从,从女”,即刑具。甲骨文的妾字长这样儿。
这个刑具夹身的女人,最早从哪儿来呢?早期部落混战,战败一方的女性被俘,只能任人宰割,沦落到“妾”的命运。所以,天然地,妻子便凌驾于妾之上。
妾最开始只是一个战利品而已。即便后来文明进步,妾的来源发生变化,但妾的物品属性一直没有改变。《礼记》说,“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唐律·户婚》也规定,“妾通买卖”。说到底,妾只是夫妻共有财产。就妻子而言,一个物件儿,犯不上跟它较劲。
当然,能被这样随意处置的妾,多是歌姬舞女出身的贱妾之流。正常人家出身的良妾,地位要稍微高那么一丢丢,毕竟在官府登记了妾书,也算经过“正当程序”了。
更何况,当时法律对妻子的地位,给予了强有力的保护。唐代严禁妻妾失序,“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宠妾灭妻这种事儿,犯下可是要坐牢的,完了还得各归各位。男人就算是大猪蹄子,也不至于真的比猪还蠢吧。
网络小说常有平妻一说,这不就是翻身的证据?翻身,不存在的!平妻,最初是商人在外管不住自己的产物,既没有律法认可,也不被主流社会接受。活着入不了族谱,死了祖坟一块地也分不到,其实就是啥也没有的情妇而已。
平常人家尚且一山不容二妻,那帝王之家的东宫西宫是怎么回事?说到东宫西宫,最著名的就是东宫皇太后慈安和西宫皇太后慈禧了。其实,我们只要稍一留神,单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关键。两宫都是皇太后,而非皇后。
所以说,这种名义上的对等,其实是皇帝对自己生母的孝顺。但这种孝顺,也只能在满足严格的条件之后才能实现,一是丈夫过世,二是正妻自己没儿子或者儿子没坐上龙椅。就算贵为皇帝,亲生母亲圣母皇太后的地位,照样在母后皇太后之下。总之,一日为妾,一辈子都再难抬头了。
不论是妻是妾,终究没有一个女人赢,大家都是受害者。早些年,在苏童的《妻妾成群》里,在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在迅哥儿主演的《橘子红了》里,还能看到对这种伤害的探讨。
到了2019年,封建礼教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伤害还在不在呢?放眼望去,全是大女主的崛起,甜宠剧的泛滥。女性的处境变得更好了么?近些年的文学或影视作品,似乎都不再感兴趣了。
这是不荒不慌的第3次推送,感谢阅读。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