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在他的執政期間,清朝的局勢從內憂外患逐漸走向強盛。儘管在康熙執政的晚年時期,出現了吏治敗壞的現象,還出現了九龍奪嫡的政治危機,但不可否認康熙對於清朝的突出貢獻。而在他的衆多貢獻中,也包括消滅在臺灣的明鄭政權,成功收復臺灣。而在這場與明鄭政權的較量中,清朝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離不開一位名叫姚啓聖的大臣。

姚啓聖,字熙止,號憂庵,清朝康熙年間政治家,軍事家,一代名將,曾爲收復臺灣做出重要貢獻。然而就這樣一位功臣,非但沒得到獎賞,甚至還欠了朝廷鉅額白銀是怎麼一回事呢?要想解開這個疑惑,還是要從姚啓聖的生平開始說起。

姚啓聖自小便有豪俠之氣,經常行俠仗義。在康熙二年(1663),姚啓聖在八旗鄉試中考中第一名,被授予廣東香山知縣。這裏要做個補充,姚啓聖是漢人,能參加八旗鄉試的原因是因爲在順治十六年(1659)姚啓聖附族人籍,隸屬漢軍鑲紅旗。清朝初期的社會現實裏,漢人做官較少,姚啓聖雖然成爲一名官員,但卻少有與之交好的官員。而被分配到的廣東香山做知縣,也不算一個好差事。因爲前任知縣是因爲財政虧空數萬而入獄的,這筆財政虧空也落到了新來上任的姚啓聖頭上。

康熙十三年(1674),一向俠肝義膽的姚啓聖等來了一個可以建功立業的機會。那就是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舉兵叛亂,進入了浙江境內,還攻佔了溫州府城及台州、處州兩府轄縣。得知此事的姚啓聖與兒子姚儀捐資招募壯兵數百,趕赴受康熙之名討伐耿精忠的康親王愛新覺羅傑書麾下。

經過幾年的苦戰,康熙十五年(1676),姚啓聖父子隨康親王征討耿精忠,軍隊攻進仙霞關,逼近福建,耿精忠兵敗投降。在此期間,姚啓聖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多次立下戰功,也多次得到升遷,待耿精忠投降後,姚啓聖已成爲福建布政使。姚啓聖不僅在作戰上是一把好手,就連勸說的能力也是十分強大。當時鄭成功之子鄭經佔據漳州、泉州和興化,吳三桂麾下有一名叫韓大任的將軍想去投奔鄭經,但是被姚啓聖說降,其3000多人的部隊編入了姚啓聖的親軍。

解決了耿精忠這個隱患,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鄭經。康熙十六年(1677),姚啓聖跟隨康親王攻克被鄭經佔領的漳、泉兩地,逼迫鄭經逃回廈門。康熙十七年(1678),姚啓聖獲得康熙皇帝的下詔嘉獎,晉升福建總督。成爲福建總督的姚啓聖心心念唸的還是明鄭政權對清朝的威脅,於是他積極養兵買馬,爲收復臺灣一事做準備。

想要收復臺灣,除了兵馬還需堅船利炮,上奏康熙帝得到同意後,姚啓聖在福建修造了大量船舶,訓練專業的水師,又調來100多艘戰船,安裝上從湖廣調來的西洋火炮,增強福建水師的戰力。除此以外,姚啓聖還制定了“剿撫並用”的方式,儘可能減少戰爭給國家財政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不斷招撫鄭軍,先後有陳士愷、鄭齊烈、朱天貴等多位名將投誠。

經過兩年的準備和鋪墊,康熙十九年(1680),姚啓聖與與賚塔、楊捷、石調聲督兵攻復海澄縣,提督萬正色攻克海壇,姚啓聖同賚塔及總兵趙得壽、黃大來等分兵七路合擊,破敵19寨。這場戰役後,姚啓聖進封兵部尚書、太子太保。

不多久,姚啓聖回奏,樁樁件件解釋了自己那些莫須有的罪名。但我們上文中提到過,姚啓聖是漢人,在同僚之中並沒有太多好友,此時這份詳細的解釋雖然證明了姚啓聖的清白,但隨着臺灣收復,姚啓聖在朝中的作用已經不大,此時爲他說話的人更少了。

康熙也許相信了姚啓聖的自白,在康熙二十一年(1681),姚啓聖因軍功被授予世襲騎都尉,加一雲騎尉。但同時,康熙似乎也在忌憚這位爲自己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他還是將鉅額負債轉嫁到這位大將身上,一共讓他償還47000兩銀子。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3),姚啓聖去世後一年,康熙才免了這筆銀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