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記憶中,

  阿爾法(α)和貝塔(β),

  只是希臘字母中的兩個字母。

  但在投資的過程中,

  阿爾法(α)和貝塔(β),

  代表的卻是投資中的策略和收益,

  咋回事呢?

  今天小編就重點爲大家講一講

  基金投資中,α和β相愛相殺的故事。

  Part1

  什麼是阿爾法策略和貝塔策略?

  阿爾法策略

  傳統的基本面分析策略,偏重選股,依靠精選行業和個股來超越大盤,這主要依賴於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質。

  貝塔策略

  被動跟蹤指數的策略,偏重擇時,依靠準確地把握市場大勢,準確擇時來獲得超越大盤的收益。

  Part2

  經常聽到的

  阿爾法收益和貝塔收益又是什麼呢?

  在瞭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說一說基金收益的“成員”。

  基金收益,通常由基金策略和大盤上漲帶來的收益以及殘留收益三部分組成,其中,殘留收益是隨機變量,平均值爲0,可忽略;

  基金策略帶來的收益,即投資收益中超出市場收益的部分,稱爲阿爾法收益

  大盤上漲帶來的收益,即市場收益,是由市場平均收益率乘以一個貝塔係數組成,稱爲貝塔收益

  舉個例子

  初中物理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在行駛中的火車上行走的時候,他的速度等於他對於火車的相對速度加上火車自身行駛的速度。同樣的道理,在做基金投資時,我們認爲基金的收益等於它的相對收益加上整個市場的漲跌所帶來的收益。

  但區別在於,火車速度對於在同一輛火車上的每個人而言都是相同的,而整個市場的漲跌對每隻基金提供的收益率卻可能不同。這個不同,用數值來區分,這就是貝塔係數,它說明了這隻基金和市場的相關性,或者說敏感度大小。

  在這個例子中,火車行駛的速度相當於貝塔收益;每個人自身行走的速度相當於阿爾法收益。

  另外,市場上還流行着另一種說法——“阿爾法很貴,貝塔很便宜”。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阿爾法收益代表的是基金的策略可以至少部分“戰勝”市場,所以這樣的投資收益具有可持續性;相反,貝塔收益是承擔市場的風險所換來的,一旦市場出現新的變化,其收益將不一定能夠得到複製,甚至會出現虧損。

  所以在資本市場,阿爾法收益和貝塔收益的價值是不同的。簡單來說,貝塔收益易取,而投資中的阿爾法收益,則相當珍貴。因爲獲得阿爾法收益,靠的是投資人的真本事,而貝塔只是隨大勢。

  不僅如此,阿爾法收益甚至還可以作爲評價主動管理類基金經理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因爲阿爾法收益是由基金經理選股,即通過運用阿爾法策略所帶來的收益,考驗着基金經理的真正價值。

  Part3

  那麼,具體到擇基的過程中,

  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呢?

  對於投資者來講,在選擇基金的過程中,如果傾向貝塔收益,則可關注單純的指數基金;如果更多傾向阿爾法收益,則可關注取得更多超額收益的基金。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請理性選擇基金。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當投資人贖回時,所得或會高於或低於投資人先前所支付的金額。基金的過往業績及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也不構成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購買基金,投資者應詳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投資者進行投資時,應嚴格遵守反洗錢相關法規的規定,切實履行反洗錢義務。本投資觀點並不構成對個人投資者實質性的投資建議或景順長城最終的投資觀點。本公司不擬就任何依賴本文件/觀點作出的投資行爲承擔責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