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爲標誌,中國開始踏上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四十年風雲激盪,舊貌換新顏。在改革開放推動下,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人民共同努力、團結一心、艱苦創業、勵精圖治,以一往無前的改革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造就了淪桑鉅變。

  爲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展現品質嶗山建設的新成就、新作爲,推動嶗山向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山海品質新城邁進,由嶗山區委宣傳部、嶗山區質量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舉辦了“品質嶗山·品牌故事”作品巡展。

  

  四十年激盪改革

  四十年風雨兼程

  嶗山人用超凡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

  創造了一個個動人的品牌故事

  故事訴說成長

  品牌成就夢想

  爲慶祝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特推出“品質嶗山·品牌故事”系列欄目,用一個個生動企業奮鬥故事敘述嶗山改革發展歷史。今天請聽…

  愛在這片海

  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

  

  “愛在極地”是我們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一直秉承的經營理念和品牌主張,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述一個灰海豹小灰灰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開始之前,請允許我爲大家科普一個獸醫學的專業名詞:“人工灌食”。當動物因疾病等原因無法自主取食的時候,可以通過人工外力協助動物進食,常用的灌食方法有手塞灌食、插喂管灌食等。聽起來是不是有些陌生?可我就是在這種情形下,第一次見到了剛出生的小灰灰。

  小灰灰的出生究竟發生了什麼?爲什麼它一出生就要接受人工灌食呢?

  

  去年年初,我們在一次例行體檢中,發現一隻雌性海豹有懷孕跡象,在將它移到繁育場實施隔離養育後,2017年3月28日灰海豹媽媽成功臨產,分娩下一隻活潑可愛的小海豹,它就是小灰灰。

  

  剛出生的小灰灰,有着白色的毛髮,柔軟的前肢,可愛極了,新生命的誕生,一切看起來那麼美好、充滿希望。然而,小灰灰很快遇到它生命中的第一道坎兒——灰海豹媽媽沒有母乳,無法用奶水哺育它。如果放在人類社會,這可能並不是什麼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對於小灰灰來說,這種情況不僅意味着無法進食,因爲和人類嬰兒不同,動物下嚥的這個動作並不是與生俱來而需後天學習,更加令人感到着急的是,由於缺少了母乳的互動,海豹媽媽根本不認識自己的孩子,隨時有可能做出傷害甚至是反噬小灰灰的舉動。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看着嗷嗷待哺的小灰灰和那圓鼓鼓可憐的大眼睛,獸醫師和飼養員們焦急萬分,若不及時補充營養,孱弱的小灰灰隨時有夭折的危險。時間急迫、刻不容緩,海昌極地的獸醫研究所和飼養部門緊急集合,經過了一番縝密的研討,決定採用人工哺育的方式爲小灰灰灌食,保證小灰灰的營養供給。

  

  愛意

  

  溫暖

  

  接下來,爲給小海豹提供更高質量的食物,獸醫師們從上百種奶粉中,遴選出脂肪、熱量含量高,不含有乳糖的奶粉,然後按比例與魚漿進行調配,讓食物更加接近灰海豹的母乳,同時採用難度係數更高的插喂管哺育方式對小灰灰進行灌食。插喂管哺育要求小灰灰必須乖乖聽話,主動接受胃管的插入。爲了將食物順利輸送到小灰灰的體內,飼養員每天就像哄小孩子一樣,撫摸它的身體、輕聲和它交流,漸漸地,小灰灰放鬆了警惕,接受了這種哺育方式,更會在飽餐後緊緊地依偎在飼養員身邊,儼然把飼養員當成了自己的媽媽。

  獸醫師每天都要跟蹤小灰灰的體溫與體重,然後根據它體重的變化,來準備第二天的奶量和魚漿。體溫稍有異常,獸醫師便會給它進行各項檢查。爲了觀察小灰灰餵食後的反應,飼養員經常顧不上喫飯,守在它的身邊,一呆就是兩三個小時。爲了小灰灰,他們主動放棄了休息,心甘情願的照顧它、陪它玩耍、給它打掃籠舍,就這樣,極地的工作人員毫無怨言的堅持了整整一年。現如今,已經一歲半的小灰灰,毛髮變得黑亮柔軟,眼睛炯炯有神、它學會了下水、學會了主動食用簡單的魚類,成爲了全國首例人工飼養哺育成活的灰海豹,登上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日報等官媒。

  小灰灰的故事講到這裏就要結束了,您有沒有感受到這些瑣碎故事情節裏沉甸甸的愛?是這份愛,讓我們不曾放棄沒有母乳餵養的小灰灰;是這份愛,讓我們甘心日復一日的養護哺育;是這份愛,讓小灰灰跨越了物種的阻礙,將飼養員當成媽媽一般依賴。

  來源:嶗山市場監管

  【往期精選】

  青島日報 | 嶗山:瞄三大“靶心”尋求更大突破——抓調研抓創新抓轉化,加快釋放思想大解放效應

  青島日報 | 嶗山:以人才爲核,凸顯三大“長板”優勢

  掃描/打開大圖來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