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如《恐龍快打》《拳皇97》《西遊釋厄轉》《三國戰紀》堪稱標配,當年經常會碰到高玩,一個遊戲幣就可以玩一個下午的那種,在信息不怎麼通常的那個時,沒有手機、甚至連網吧都非常稀少,那些把街機研究透的玩家真的太厲害了。這個遊戲角色時有均衡、敏捷、力量屬性強弱的,一般選老三穆斯塔法·開羅的非常多,大多因爲大家覺得他手、腳攻擊範圍比較長,但其實一般比較會玩的選老四邁斯·布拉多維的比較多,記得好像還有什麼卡暴擊什麼的,會讓自己的攻擊力大幅提升。

街機廳在90年代初,可以說是風靡大街小巷,那個時候也出現了非常多經典的遊戲,其中不發每個街機廳都配備的標準遊戲。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如《恐龍快打》《拳皇97》《西遊釋厄轉》《三國戰紀》堪稱標配,當年經常會碰到高玩,一個遊戲幣就可以玩一個下午的那種,在信息不怎麼通常的那個時,沒有手機、甚至連網吧都非常稀少,那些把街機研究透的玩家真的太厲害了!

《恐龍快打》中一共有4個人物,上圖依次爲傑克·特里克、漢娜·鄧迪、穆斯塔法·開羅、邁斯·布拉多維,個人沒有打通關過,記得當時一個遊戲幣可以玩到第四關。第四關BOSS不太會玩的玩家就很難打過去了,後面的怪物也比較厲害和恐怖,小時候大概只能看高手玩通關,屬於圍觀羣衆。

這個遊戲角色時有均衡、敏捷、力量屬性強弱的,一般選老三穆斯塔法·開羅的非常多,大多因爲大家覺得他手、腳攻擊範圍比較長,但其實一般比較會玩的選老四邁斯·布拉多維的比較多,記得好像還有什麼卡暴擊什麼的,會讓自己的攻擊力大幅提升!

《恐龍快打》其實是根據動畫改編的遊戲,其中傑克·特里克、漢娜·鄧迪出場次數非常多,遊戲講述的是在未來保護恐龍、冒險、粉碎壞人邪惡計劃的故事。記得當時遊戲是沒有漢化翻譯的,裏面的關卡打過之後都是英語,所以也看不怎麼懂。

《拳皇97》自從出現以來,基本就成爲了格鬥遊戲的標誌,遊戲的角色多樣、連招豐富,堪稱格鬥遊戲的成熟之作。遊戲一共分爲9個小隊,並且每個角色間會有羈絆關係,其中八神庵、草薙京、不知火舞等等一系列角色,在當下也是很多非遊戲玩家都知道的,在所有格鬥遊戲玩家的心裏,其實《拳皇97》都應該算是心中的神話了。

《拳皇97》最牛的應該就是連招系統了,幾乎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連招,對於高手來說每套連招不能直接打死你,也能把你打到殘血。其中比較出名的如八神庵一套,來回不停的拉,簡直不要太炫酷,遊戲也很容易出現機霸,就是有一種人,他在1P你永遠不會上2P的那種。

《西遊釋厄轉》其實是一個很講究團隊的遊戲,這點和《三國戰紀》倒是有很大的區別,大多數玩家玩《西遊釋厄轉》更加願意4人組隊通關,而《三國戰紀》你不會玩就很容易拖後腿。《西遊釋厄轉》沒有《三國戰紀》那麼講究道具配置,打BOSS可以用每個角色不停的連續大招通關,基本對每個BOSS都有用,除了時間不夠用的情況。

《西遊釋厄轉》記得當時也有幾個不同的版本,其中龍馬、孫悟空是連個非常火的角色,基本每次都會有人選,相比沙悟淨、小龍比就要冷門一些。一般非高玩能打到個第三關,遊戲在釋放角色五行技能、特殊道具時,會有各種配音,總之非常經典,大招是繞半圈前後按手。

最後,就是當之無愧的街壇霸主《三國戰紀》,遊戲分爲1代和2代,1代總體來說難度更難,裏面有超多的小技巧,不同的角色技巧還不一樣。另外就1代來說有很多不同,比如特殊武將等,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改版,總之遊戲的門道很多,什麼各種書怎麼卡、怎麼拿火劍、各種隱藏密道等等。《三國戰紀》高玩也非常多,經常能看到很多1幣通關的玩家,熱門角色諸葛亮、張飛,當年高玩是無視角色的,誰都可以熟練的通關。

《三國戰紀2》比《三國戰紀》完發行,總體來說2代沒有1代經典,也沒有1代的玩家多,1代確實會讓高玩很有成就感。2代總體來說道具反而沒有1代豐富,另外BOSS也非常的弱雞,除了沒關都有隱藏路線之外,好像沒什麼特別出彩的。記得2代最厲害的應該是貂蟬,冰凍大招配合下上手的連擊,其他角色感覺弱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