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張仲景《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亦有一味方劑應用了小麥,即甘麥大棗湯,主治“婦人髒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小麥其實也是一味中藥。


【養生有道】能做饅頭能入藥 養心除熱有功效

小麥是麪粉的原料,也是很多北方人的主食。但是您知道嗎?小麥其實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爲,小麥味甘,性涼,有着養心,益腎,除熱,止渴的功效。可治髒躁,煩熱,消揭,泄利,癰腫,外傷出血,燙傷

【養生有道】能做饅頭能入藥 養心除熱有功效


小麥面,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強氣力。

——《本草拾遺》

“甘能緩急”,小麥有緩解急迫的作用。《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篇》中記載:“咳而脈浮者,厚朴麻黃湯主之。”方中的小麥,即取其能緩急鎮咳。後人用小麥治衝咳、痙咳有一定效果,即受仲景此方用小麥之啓迪也。

【養生有道】能做饅頭能入藥 養心除熱有功效

而張仲景《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亦有一味方劑應用了小麥,即甘麥大棗湯,主治“婦人髒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類似於現在我們所說的癔病)。 甘麥大棗湯即用小麥,配合甘草、大棗,以養心安神,和中緩急。

【養生有道】能做饅頭能入藥 養心除熱有功效

熱愛中醫的朋友,或許都聽說過中藥浮小麥。浮小麥實際上就是那些乾癟、不飽滿,一淘洗就浮在水面上的小麥,所以被叫作浮小麥。而浮小麥有着除虛熱,止汗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骨蒸勞熱,自汗盜汗。

【養生有道】能做饅頭能入藥 養心除熱有功效

不僅如此,小麥之苗亦可供藥用。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提到麥苗有治黃疸之功,然以麥苗絞汁治黃疸,實早見於《千金方》。陳藏器《本草拾遺》亦謂麥苗“主酒疸目黃”,並可“消酒食暴熱”。

免責聲明:文字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以作處理。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爲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