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將原本日軍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擴大爲太平洋戰爭。並在1942年佔領了英國(南洋諸島)、美國(菲律賓)及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島周邊)在太平洋等地的殖民地,其中在新幾內亞島建立幾個日軍據點,其中有一個據點還關押了許多中國抗戰軍人和華人,這個地方就是拉包爾。

  拉包爾位於當時澳大利亞控制的新不列顛羣島上(現屬於巴布亞新幾內亞),在1942年2月份被日軍佔領。在日本海軍陸戰隊與陸軍的共同主導下,拉包爾成爲了日軍在西南太平洋最重要的軍事據點。當時日軍將中國戰場俘虜的中國軍人一千六百多人關押在這裏,建立了拉包爾戰俘營。圖爲被關押的中國軍人。

  拉包爾並非沒有華僑抗日活動,但是由於數量太少的關係,他們沒有辦法如同在菲律賓與馬來亞的華人那般組織抗日遊擊隊,所有日軍選擇這裏關押中國戰俘。圖爲被關押的“八百壯士”中的3名官兵。

  1943年,這座小小的據點居然齊聚了11萬名日本軍人,這裏就成爲了美國第5航空軍、第13航空軍與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共同打擊的地區。爲了構築防禦工事。日軍就強迫戰俘營的中國軍人從事勞動。圖爲拉包爾戰俘營的中國軍人在日本投降後列隊向到訪盟軍行禮。

  1943年的4月1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搭乘的一式陸上攻擊機就是由拉包爾起飛後,在布干維爾島上空遭到16架美軍P-38閃電式戰鬥機擊落死亡。圖爲美軍佔領拉包爾後看望戰俘營的中國軍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盟軍投降,9月17日澳大利亞接管拉包爾,當時中國軍人列隊列隊歡迎盟軍。

  圖爲1945年澳大利亞拍攝的拉包爾中國軍人。

  由於當地炎熱的氣候和戰俘營惡劣的生活環境導致一千六百多位中國軍人有六百五十三人永遠的長眠在異國他鄉的荒島。圖爲1945年中國軍人在當地建立的遇難軍人墓地。

  1946年這批倖存的一千名中國軍人在美國海軍的幫助下回到中國。圖爲拉包爾的中國軍人墓地。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