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犀利追問廳長,原來是省委書記力推的

來源:長安街知事

——“農產品質量安全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那我想問一下廳長,接下來咱們到底怎麼管,能不能管好?”

——“請您正視我的問題。您覺得是哪個層級的不重視呢?”

近日,在山東廣播電視臺《問政山東》節目中,主持人提問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等廳領導幹部,言辭犀利,毫不留情,引發廣泛關注。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這是《問政山東》節目的第6期,山東副省長於國安、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華現場觀看。而“電視問政”“網絡問政”等監督機制,正是山東2019“工作落實年”的重點,春節後上班第一天,省委書記劉家義點名要求大力推行。

最新一期《問政山東》節目現場,主持人拿出一個漁民違規使用的“地籠網”。這種網由於網眼較小,對漁業資源破壞嚴重,早在2004年,已被山東省列爲禁用漁具,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煙臺、威海、青島多地漁民仍在使用。

當主持人問到,能否按照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下發的通知,完成2020年底海洋禁用漁具基本杜絕的工作目標時,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張建東回答道,“我們力爭達到國家2022年這個要求,爭取吧,爭取達到”。

這樣的回覆讓不少觀衆大跌眼鏡,連主持人都直言“沒底氣”。現場20位問政代表紛紛舉牌示意,其中15位代表舉起了“不滿意”牌子。

節目播出後,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連夜召開會議,進行整改工作專題部署,專門成立了5個專項工作組,由廳領導帶隊,立即奔赴各地進行督導檢查。目前山東全省沿海7市共查扣攜帶、使用違禁漁具漁船44艘,清理查扣地籠等禁用漁具9115套。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問政山東》是山東推出的首檔省級電視問政節目,於3月3日起播出,每週邀請省直部門和各市主要負責人現場接受電視直播問政,從第2期開始,每期還有兩名副省級領導在現場觀看。

節目先後邀請了省住建廳、交通運輸廳、生態環境廳、教育廳等主要負責人接受問政,曝光了非法垃圾堆放點無人監管、房產中介亂象叢生、農村衛生醫療機構達不到標準、幼兒園入園難等民生熱點問題,現場拋出的問題也是十分生猛。

在3月28日的節目中,針對幼兒園入園難問題,有人提問省教育廳廳長鄧雲鋒,“我想問問廳長,行政部門能不能不站在同情地產商的角度去說話?咱們到底是敢不敢管,能不能管?會不會管?有沒有權力管?”

對於死豬亂丟亂埋問題,主持人4日晚質問臨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村民撥打過12345您知道嗎?”“大片的死豬堆在這兒,這種現象您之前知道嗎?”“您什麼時候瞭解過這種情況?”“您是剛知道這種情況,還是之前就瞭解。”

在回答時,臨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先是說非常痛心,隨後承認自己並不太瞭解情況,是當天通過節目才得知,表示將認真地進行調查處理,馬上派出工作組,及時跟畜牧部門一起調查處理。

面對連番拷問,一些廳局級領導被問“紅了臉”,也有些地市負責人被“問啞”。省住建廳副廳長周善東坦言,這檔問政節目“對省直機關來講,就像一場大考,出了好幾身汗”。

問政是手段,整改纔是目的。3月21日,《問政山東》曝光了手術中增加收費項目、鄉村看病難等問題。當晚,省衛健委連夜召開會議落實整改。次日,省衛健委主任襲燕兌現承諾,帶隊步行5.3公里調研解決沂源鄢家峪村看病難問題。

4月11日,省自然資源廳督導組連夜奔赴寧陽,對節目曝光的寧陽東莊鎮南鄙石料廠違規生產、建民鋼結構公司非法洗沙等問題進行監督整改。

由於夜間光線太暗,督導組決定等到天亮再對孟林水庫採石的情況做一個徹底摸排,隨後督導組又趕往節目中報道的洗沙場調查。目前已對違規生產的設備進行拆除扣押,依法傳喚了經營人員。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推行“電視問政”“網絡問政”等監督機制,是山東2019“工作落實年”的重點工作。

2月11日,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山東省召開“擔當作爲、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省委書記劉家義在講話中要求創新“公開監督”機制,推行“電視問政”“網絡問政”,每週公開向社會和羣衆答疑。

會議強調,山東省直部門和各市主要負責同志,每年初要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省裏安排的重點任務,在新聞媒體上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省級調度的重點項目,每季度在媒體公佈進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接受社會監督。

就在幾天前,大衆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山東一些地方部門的諮詢電話處於“隱身”狀態。一是12345政務服務熱線不能轉接相關部門,二是山東政務服務網“辦事服務”欄目一些部門諮詢電話未公開或公開不規範,三是機構改革後政府部門名稱更新不及時。

大衆日報4月8日發出該報道後,省政府辦公廳當天下發通知,要求迅速整改,逐項進行排查,務必於4月10日前,完善公開諮詢、投訴電話(電話須加註區號)等信息,確保規範統一、準確無誤。

“文件下發了不等於工作落實了,會議研究了不等於問題解決了”,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年初的“擔當作爲、狠抓落實”工作動員大會上警醒各級領導幹部——“不負責就問責,不擔當就挪位,不作爲就撤職”。(劉柳)

相關文章